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音嘶

音嘶

病证名。出《灵枢·玉版》。又名声嘶声喝声散声破。为多种咽喉疾患主要症状之一。系指说话声嘶不清,声出不彰。多由肺气闭郁,气道壅遏;或肺肾阴亏,咽喉失养;或由气滞肝郁,气滞血瘀;或痰火湿浊上蒸;或气虚中气不足;或久咳、高声谈喝日久,致气阴两耗者等,皆可致音嘶。治宜宣肺利咽、或滋阴养液、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清热涤痰补益中气补益气血等。宜详审脉证,溯本求因,分别选用银翘散左归饮生脉散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温胆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本证可见于今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水肿、声带闭合欠佳等。

猜你喜欢

  • 昆明沙参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金铁锁之别名,详该条。

  • 叶子林

    【介绍】:见叶汝楠条。

  • 烦满

    证名。见《素问·热论》。指心烦而胸中闷满。多由邪热内盛,或痰瘀阻滞,或留饮、瘀血内停所致。可见于多种病证,如伤寒、肺痹、癫狂。

  • 病儿

    ①病名。即恶阻。《证治要诀》:“胎前恶阻,俗谓之病儿。”②儿童患病之称。

  • 翟煦

    【介绍】:参见刘翰条。

  • 针灸四书

    丛书。元·窦桂芳辑。1311年刊行。系《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黄帝明堂灸经》和《灸膏肓腧穴法》四书的合称。附刊窦桂芳《针灸杂说》。《针灸四书》的主要内容后收录于《普济方》卷409~413。

  • 赤脉传睛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赤脉侵睛。多由心火上亢,三焦积热或心阴不足,肾水亏虚所致。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自眦部发出,走传白睛,甚至延及黑睛。赤脉从大眦发出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发出者,称小

  • 眉本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眉本二穴。”王冰注:“攒竹穴也。”

  • 张士政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荆州(今湖北境内)人。精外科,善治骨折,对复杂性骨折病人,使用药酒麻醉,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切开皮肉,剔除碎骨,外贴药膏,封闭伤口,即愈。

  • 非位

    运气术语。指不当其位。《素问·六微旨大论》:“非位,岁不与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