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面热

猜你喜欢

  • 孟秋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太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七月之时,故名之曰孟秋痹也。”详足太阴经病候条。

  • 广温疫论

    书名。4卷,附方1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疫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特别是早期症候的鉴别。卷1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

  • 脑后顶门

    后囟之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元气充实者则脑后顶门坚实而矫健。

  • 大肠筋

    推拿穴位名。见《幼科推拿秘书》。即大肠经。见该条。

  • 陈仕贤

    【介绍】:明代官吏。字邦宪。福建福清人。进士出身,曾任副都御史等官职。与通州(四川)医官孙宇合编有《经验良方》一书。

  • 腹冷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腹痛》。指感寒或脾胃虚冷所致的腹痛。《伤寒类证活人书·问腹痛》:“尺脉弦,肠鸣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汤主之。”《证治要诀·腹痛》:“若冷痛,用温药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当微

  • 药补不如食补

    食疗养生谚语。食物与药物一样,都有治病疗疾的作用,但前者气味纯正、毒副作用甚少,对人体以滋养作用见长,宜于养生;后者气味偏颇,毒副作用大,以攻邪作用为主,擅于治病。以补益的角度看,食补优于药补。在调养

  • 神芎散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川芎、郁金、荆芥、薄荷、红豆各等分。入盆硝适量,为细末,每次少许,搐鼻内。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鼻塞牙痛。②《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蔓荆子、青黛、川芎各一钱二

  • 叩法

    推拿手法。操作同击法,用力较重。

  • 宝铎草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竹林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