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青黛丸

青黛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青黛丸

药方名称青黛丸

处方青黛15克(细研)干蝎5枚(微炒)白附子(炮裂)天竺黄(细研)胡黄连芦荟(细研)牛黄(细研)地龙(微炒)麝香(细研)各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用夜明砂15克,糯米中炒,米熟为度,去米入汤,细研夜明砂为糊,入诸药末,同研令匀,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过惊疳。

用法用量三岁以下,以淡生姜汤下3丸,三岁以上,加5丸,不得多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青黛丸

药方名称青黛丸

处方青黛7.5克(细研)胡黄连7.5克鹤虱7.5克芦荟7.5克(细研)朱砂7.5克(细研)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蛔疳。

用法用量每次3丸,空腹用热水送下。当有虫出。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青黛丸

药方名称青黛丸

处方青黛30克 胡黄连天竺黄宣连各15克朱砂(飞)0.3克麝香3克 肉豆蔻2个牛黄1.5克 蟾1个(端午酥炙,酒浸,去肠肚)

制法上药研末,绿豆粉煮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每次3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

猜你喜欢

  • 栀芩汤

    药方名称栀芩汤处方山栀黄芩当归元参枳壳苏梗 广皮白芍杜仲功能主治治妊娠时常腹痛,名日痛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妇科玉尺》卷二

  • 温经摄血汤

    药方名称温经摄血汤处方大熟地30克(九蒸)白芍30克(酒炒)川芎15克(酒炒)白术15克(土炒)柴胡1.5克五味子0.9克续断3克肉桂1.5克(去粗皮,研)功能主治治妇人肝肾虚寒,经水后期,量多者。用

  • 六合定中丸

    《中国药典》:六合定中丸药方名称六合定中丸处方广藿香16g紫苏叶16g香薷16g木香36g檀香36g厚朴(姜制)48g枳壳(炒)48g陈皮48g桔梗48g甘草48g茯苓48g木瓜48g 白扁豆(炒)1

  • 苍术汤

    《兰室秘藏》卷中:苍术汤药方名称苍术汤处方防风黄柏各3克柴胡6克苍术9克功能主治清化湿热,祛风止痛。主湿热下注,腰腿疼痛。用法用量上药都作一服。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摘录《兰

  • 附桂二陈汤

    药方名称附桂二陈汤处方陈皮1钱,半夏(制)1钱5分,茯苓1钱5分,肉桂(去皮,另炖)3分,附子(制)6分,炙草1钱。功能主治寒疟,寒多热少,腰足厥冷,或单寒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服。摘录

  • 甘草青盐丸

    药方名称甘草青盐丸处方甘草1斤,青盐4两。制法将甘草研细末,用滚水冲入青盐,将青盐水炼甘草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早晚服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二

  • 地榆水

    药方名称地榆水处方地榆31g。制法加水2碗,煎成半碗,功能主治急性湿疹,湿润糜烂,流水淋漓。用法用量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内托安神散

    药方名称内托安神散处方人参茯神黄耆白术玄参麦门冬陈皮各3克远志酸枣甘草石菖蒲五味子各1.5克功能主治治疔疮出脓时,元气虚弱,睡卧惊悸,心志不宁;或毒未尽,内陷心窍,致生健忘。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

  • 花丁散

    药方名称花丁散处方紫花地丁1两,蝉蜕1两,贯众1两,丁香2钱,乳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疔疮毒气入腹,昏闷不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下。摘录方出《准绳·疡医》卷二,名见《洞天奥旨》卷十五

  • 补阴汤

    《石室秘录》卷三:补阴汤药方名称补阴汤处方熟地3两,元参8两,生地4两,麦冬3两,白芍5两,丹皮3两,沙参3两,地骨皮5两,天门冬3两,陈皮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或加桑叶6两为末,同捣为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