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青兰

青兰

药材名称青兰

拼音Qīnɡ Lán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青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ruyschia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节段晒干。

原形态青兰,多年生草本。茎数个自根茎生出,四棱形,被倒向柔毛;短枝自叶腋生出,具有小型叶。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3.4-6.2cm,先端钝,基部狭楔形,两面中脉疏被柔毛或后变无毛。轮乎花序生于茎上部4-6节,长2.5-6cm,多少密集;苞片卵状椭圆形,长为萼之一半或更短,先端锐尖,密被睫毛;花萼唇状,长10-12mm,外面中部以下密被短毛,上部较稀疏,上唇3裂,中齿卵状椭圆形,较侧齿稍宽,侧齿三角形或宽披针形,下唇2裂,齿披针形,各裂齿先端锐尖,被睫毛,常带紫色;花冠蓝此色,长1.7-2.4cm,唇形,外面被短柔毛;雄蕊4,后一对较前一对为长,花药叉状分开,被短柔毛;子房4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光滑。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甸或草原多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珍株梅属甙(sorbarin,scutellarein rhamnoside),蒙胧花甙(linarin)等黄酮甙成分。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黄疸;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淡豆豉

    《中国药典》:淡豆豉药材名称淡豆豉拼音Dàn Dòu Ch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 Merr. 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性状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

  • 凤尾贯众

    《中药大辞典》:凤尾贯众药材名称凤尾贯众拼音Fènɡ Wěi Guàn Zhò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野花椒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花椒药材名称野花椒拼音Yě Huā Jiāo别名花椒、岩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野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以根、果实及叶入药。果实秋末冬初采摘,晒

  • 大过山龙

    药材名称大过山龙拼音Dà Guò Shān Lónɡ别名大过江龙、青竹标、麒麟尾、爬树龙、金草箍、大芦子、过山龙、大青蛇、大憨青、万丈深、山包谷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裂叶崖角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

  • 臭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性味辛苦,温

  • 七厘丹

    药材名称七厘丹拼音Qī Lí Dān别名人头发、藜芦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黑紫藜芦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tatrum japonicum(Bake)Loes.f[V.nigrumL.

  • 阴香皮

    《中药大辞典》:阴香皮药材名称阴香皮拼音Yīn Xiānɡ Pí别名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原形态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

  • 仙鹤草根芽

    药材名称仙鹤草根芽拼音Xiān Hè Cǎo Gēn Yá别名狼牙草根芽(《中草药通讯》(1):34,1972)。出处《中华医学杂志》6:436,l974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等带

  • 杜楝

    药材名称杜楝拼音Dù Liàn别名海南杜楝、钮扣丹、手拳灵。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杜楝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aea pubescens Helle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 乌脚枪

    药材名称乌脚枪拼音Wū Jiǎo Qiānɡ别名铁鲁箕、黑脚蕨、黑骨芒箕、大猪毛七、旱猪毛七、过坛龙来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