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齐民要术》。为罗勒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肾囊风。详该条。
书名。广州中医学院编。本书是在《中医喉科学讲义》(1960年版)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口舌生理特点;从邪
即后囟。见囟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隐疹皮疹色白者。详见隐疹条。
【介绍】:见叶文龄条。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明、清两代,院判的职位仅次于院使。元代于1322年(至治二年)设院判2人,官阶正五品。
《症因脉治》卷三方。酸枣仁、远志、当归、茯神、白芍药、麦门冬、龙眼肉。水煎服。治虚烦不得卧,真阳不足,心神失守者。
痧证之一。见《痧胀然犀照》。详痧烦、痧睡条。
①出魏·李当之《药录》。为大黄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蟋蟀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