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陈伯坛

陈伯坛

【生卒】:1863~1938

【介绍】:

字英畦。广东新会人。博览经史,尤好《周易》,潜心医学。曾中举,然无意仕途,专心研讨仲景之学。清末曾任广东省陆军军医学堂中国医学总教习。1924年,应邀主办中医夜学馆,专授《伤寒论》,系近代之经方家。主张对仲景学说以经解经,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要合璧而观;强调以阴阳为纲,阐发三阴三阳气化学说等,颇多创见。其治疗以应用经方为多,但并不排斥时方。1930年迁香港,创办伯坛中医专科学校,专授仲景之说。撰有《读过伤寒论十八卷》(1930年)、《读过金匮十九卷》、《麻痘蠡言》等。

猜你喜欢

  • 蒺藜子

    出《神农本草经》。即刺蒺藜,详该条。

  • 盆肠生

    即盘肠生。详该条。

  • 助阳汤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即补真润肠汤,见该条。

  • 索择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 温病派

    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进一步认识,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学说。这一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的防治有

  • 蝼蛄串穴

    出《外科备要》卷中。即蝼蛄疖。破后形似蝼蛄串穴,故名。详蝼蛄疖。

  • 四叶金

    见《福建中草药》。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足心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

  • 抱朴子

    ①是葛洪之自号。见葛洪条。②书名。晋·葛洪撰。分内外二篇,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讲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等,属道家,是古代有关气功、炼丹的重要著作;外篇讲人事问题,属儒家。

  • 龟壳

    出《淮南子》。即龟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