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疝

阴疝

病名。①指厥疝。《宣明论》卷一:“阴疝牵引小腹痛,诸厥疝,即阴疝也。嘻欲劳痛,不可忍之。”多由七情内郁或房事过度,厥阴受病所致。《医林绳墨》卷四:“或遇忧怒所感,郁而不发,反将房劳触动,结为阴疝者有之。”治宜理气解郁、泻邪补经,用蒺藜汤、茴香楝实汤等方。参见厥疝条。②指疝。《证治准绳》卷六:“阴疝,一名疝。”参见癫疝条。③肠、卵胀、气、水之合称。见《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清散汤

    《外科真诠》方。茯苓、赤茯苓、当归、栀子(炒炭)、荆芥、黄柏各一钱,防风三分,生地黄、麦门冬各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厥阴肝经虚火外发而致的胡漏丹,症见阴囊下红肿。

  • 九孔螺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 化痞

    即消痞。详该条。

  • 眼皮跳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胞轮振跳之俗称。详该条。

  • 七仙桃

    见《湖南药物志》。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 周学霆

    【介绍】:清代医家。湖南邵阳人。以患病求医,得导引术而愈。著有《三指禅》、《医学百论》、《外科便览》等书。

  • 妊娠目赤肿痛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由肝脾郁火,外感风热,郁火挟风热上攻所致。症见目赤肿痛,眵多羞明,或痒涩。重则憎寒恶热,胎动不安。治以疏风清热,滋阴凉血。方用疏风汤(荆芥、防风、柴胡、黄芩、升麻、葛根

  • 五有余

    出《素问·调经论》。指神、气、血、形、志五者邪气有余。神有余则笑不休,气有余则喘咳上气,血有余则怒,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通利,志有余则腹胀、飧泄。神、气、血、形、志为五脏所藏,其有余,实质是指五脏之邪

  • 小三棱煎丸

    《济阴纲目》卷五方。三棱、莪术各四两,芫花一两。同入磁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满,封口,以灰火煨令干,取出棱、术,将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同棱、术焙干为末,醋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生姜煎汤送下;若妇人血

  • 外感中风症

    指真中风。《症因脉治》卷一:“中风之症,……有外感,有内伤。外感者,真中风也,内伤者,类中风也。”参见真中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