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周洪条。
耳屏与面颊之间的部位。《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广大,藩蔽见外。”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指胸痹。见《症因脉治》卷三。详胸痹条。
病证名。①指大便下血。《幼科金针》:“粪前粪后,点滴而下,无腹痛后重者是也。”因湿热内蕴,或风热外受,积于肠道,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溢肛门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用槐花散。②指诸色痢。《幼科发挥》:“痢
出《中藏经》。为胡颓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病证。本症“初起甚微,次后渐大,赤脉从白睛贯下,再后黑睛上边从白睛起薄障,障上仍有红丝牵绊”(康维恂《眼科菁华录》)。与赤膜下垂同,详该条。
病名。《济生方》卷五:“大抵气逆耳聋尚易治。”《证治准绳·杂病》:“气逆耳聋有三,肝与手太阳、少阳也。”又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手太阳气厥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气厥而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
见《日用本草》。即鳢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