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金丝草

金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草

药材名称金丝草

拼音Jīn Sī Cǎo

别名黄毛草、笔子草、猫尾草、笔尾草、金丝茅、竹蒿草

来源禾本科金丝草属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利尿。用于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久热不退。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金丝草

药材名称金丝草

拼音Jīn Sī Cǎo

别名猫毛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肥马草、枪草(《种子植物名称》)。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臭草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细弱,较稠密,基部常密生分蘖。秆直立,丛生,或基部膝曲。叶鞘光滑或微粗糙,上部者短于节间,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长1~3毫米,顶端撕裂而两侧下延;叶片质较薄,长6~15厘米,宽2~7毫米,干时常卷折,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圆锥花序窄长,直立,长8~15厘米,宽约1厘米,具较密之小穗,长约5毫米,通常具2枚孕性小花,淡绿色或乳脂色,顶部由数个不育外稃集成小球形;颖几等长,膜质。小穗柄短,细弱,常弯曲。颍果褐色,光亮,纺锤形,长约1.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沙地上、山野或荒芜田野。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性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甘,凉。"

功能主治《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丝草

药材名称金丝草

拼音Jīn Sī Cǎo

英文名Rough Melic,Herb of Rough Melic

别名落苏、黄毛草、毛毛草、笔仔草、猫仔草、墙头竹、牛尾草、金丝茅、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猫毛草牛毛草竹叶草、马鞍草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

采收和储藏:栽后第1年冬季收1次,以后每年的6月和10月各收获1次,割取地上部分,捆成小把,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金丝草,多年生草本,高10-30cm。秆直立,纤细。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1-3mm,先端渐尖,两面和边缘多少被毛;叶鞘壳净,鞘口有毛。穗状花序单生于主秆和分枝的顶端,柔软而微曲,长1.5-3cm,穗轴纤细,节间甚短,被睫毛,节的顶端粗大成截头状;小穗成对,一具柄,一无柄,长不及2mm,基盘的毛约与小穗等长或过之;第1颖的先端截头状或浑圆,被睫毛;第2颖较第1颖稍长,脊粗糙,先端被睫毛,2齿裂,具芒,芒直或缺,金黄色,长10-15mm;不孕小花的外稃存或缺,线形光滑,内稃缺;结实小花的外稃中间有裂隙,裂片被睫毛,具芒,芒与第2颖的相似,但稍长;雄蕊1,花药有的细小,有的长达1mm;花柱2,柱头帚刷状,长约1mm。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田圩。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可选择田边、山丘、石缝栽培。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10月至翌年3月,将老株挖起,分成数小丛,每丛有苗5-6根,按行株距20cm×15cm开窝,每窝栽1丛,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春、夏季施人畜粪水,冬季施土杂肥。

化学成分本品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性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黄疸;水肿;淋浊带下,泻痢;小儿疳热;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兔子毛

    药材名称兔子毛拼音Tù Zi Máo出处《内辈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西伯利亚艾菊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具多数残留的干

  • 芦根

    《中国药典》:芦根药材名称芦根拼音Lú Gēn英文名RHIZOMA PHRAGMITIS别名苇根、芦头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

  • 蛇蜕

    《中国药典》:蛇蜕药材名称蛇蜕拼音Shé Tuì英文名PERIOSTRACUM SERPENTIS别名蛇皮、蛇退、长虫皮、龙衣、蛇壳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

  • 白果树皮

    药材名称白果树皮拼音Bái Guǒ Shù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树皮。化学成分含鞣质。内皮含莽草酸。木质部分含纤维素41%,半纤维素26%,木质

  • 丝毛毛毡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毛毛毡草药材名称丝毛毛毡草别名毛毡草来源菊科丝毛毛毡草Blumea sericans (Kurz) Hook. 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 芜荑酱

    《中药大辞典》:芜荑酱药材名称芜荑酱拼音Wú Yí 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 祁连山圆柏

    药材名称祁连山圆柏拼音Qí Lián Shān Yuán Bǎi别名柴达木圆柏来源柏科祁连山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a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小筋骨藤

    《中药大辞典》:小筋骨藤药材名称小筋骨藤拼音Xiǎo Jīn Gǔ Ténɡ别名小黄鳝藤(《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筋骨藤的全草。春、夏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

  • 黍根

    《中药大辞典》:黍根药材名称黍根拼音Shǔ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纲

  • 鹿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药药材名称鹿药拼音Lù Yào别名偏头七、山糜子、磨盘七、盘龙七、螃蟹七、土飞七、小鹿药来源百合科鹿药属植物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