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调摄

调摄

养生类著作。清·丁其誉纂辑。为丁氏个人丛书《寿世秘典》中四部之一。全书包括“养生要论”、“保生月录”、“颐真秘韫”、“食治选要”、“饮食禁忌”诸篇。认为“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欲,饵饮药物,遂其所禀,不为疾病侵折,是谓善摄生者。”强调“善服药不如善保养”,并斥“飞丹炼石之奇事”属虚幻飘渺之术,故文中不录。所述之文皆“切于日用寝食者”,故对于日常养生保健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产后汗血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因产后阴气大虚,血气伤动所致。症见产后汗出如血。治宜大补血分。方用圣愈汤加阿胶,或用单方刺猬皮散(刺猬皮烧灰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或用肉煮食者更佳)。

  • 大便稀薄。《素问·气交变大论》:“病腹满溏泄。”《脉经》:“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

  • 肛瘘

    病名。即肛漏。详该条。

  • 瘀血胃脘痛

    病证名。指瘀血内结所致的胃脘痛。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三。《症因脉治》卷一:“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或饮食入胃,从半边而下,此淤血痛也。”《医学三字经》卷一:“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

  • 冥病

    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疠风。详该条。

  • 赞刺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指治疗痈肿的针刺方法。其法在患处将针直入直出,反复多次地浅刺,使之出血。以其反复浅刺,后刺赞助前刺,故名赞

  • 紫酢浆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胬肉攀睛

    病名。见《银海精微》。又名胬肉侵睛、瘀肉攀睛,攀睛、胬肉扳睛、老肉攀睛、目中努肉。多由心、肺二经风热壅盛,气血瘀滞而成;亦有属阴虚火炎者。症见眦部血脉丛生,胬肉似昆虫翼状,横贯白睛,渐侵黑睛,甚至掩及

  • 神仙截伤寒四季加减百解散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即神仙百解散,见该条。

  • 血虚厥

    厥证之一。因血虚所致。多见于失血、崩漏、产后。《赤水玄珠·厥证门》:“因血虚而得者,脉洪大,宜四物汤加酒黄柏、知母。”或用芎归养荣汤等。参见厥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