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暑三白散

解暑三白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处方泽泻、白茯苓白术,各五钱。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霍乱吐泻,小便不利,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灯心十茎,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处方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贴,每贴重半两。水一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去滓服,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别名解暑三白饮(《丹溪心法附余》卷二)。

处方泽泻白术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冒暑伏热,饮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灯心10茎,煎至120毫升,去滓服,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别名三白散、解暑三白饮

处方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

功能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

用法用量三白散(《本草纲目》卷十九)、解暑三白饮(《丹溪心法附余》卷二)。

摘录《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

猜你喜欢

  • 补脾人参散

    药方名称补脾人参散别名补脾人参汤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石斛2分(去根),黄耆3分(锉),桔梗3分(去芦头),白术3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去皮),白茯苓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

  • 二合散

    药方名称二合散处方铅粉(炒)、槐花(炒)各等分(为末),老松香1两,银朱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黄水、头炼、眉炼、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用法用量纸卷成条,麻油浸透,火燃着,一头滴下油药,以器

  • 榼藤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榼藤子丸药方名称榼藤子丸处方榼藤子半两,威灵仙(拣净,锉碎,水淘洗过,焙干)2两,大黄(煨过)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肠痔。下部肿痛,便血后重,坐卧不安。

  • 布袋丸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布袋丸药方名称布袋丸处方夜明砂芜荑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白术人参甘草芦荟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脾气。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

  • 法制杏仁

    《遵生八笺》卷十三:法制杏仁药方名称法制杏仁处方板杏1斤(滚灰水焯过,晒干,麸炒熟,炼蜜拌杏仁匀,用下药末拌),茴香(炒)2钱,人参2钱,缩砂仁2钱,粉草3钱,陈皮3钱,白豆蔻3钱,木香3钱。制法上为

  • 姜桂苓参汤

    药方名称姜桂苓参汤处方甘草2钱,人参3钱,茯苓3钱,干姜3钱,桂枝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木郁土困,胎妊失养而欲堕。主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腹痛,加砂仁、芍药。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 固齿将军散

    药方名称固齿将军散处方锦纹大黄(炒微焦)10两,杜仲(炒半黑)10两,青盐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牢牙固齿。主牙痛牙伤,胃火糜肿。用法用量每日清晨擦漱;火盛者咽之亦可。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芦筒

    药方名称芦筒处方佛耳草5分,款冬花5分,鹅管石3分,雄黄3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功能主治冷雨搭背,或感风寒,患成冷嗽,遇寒喧而哮喘。用法用量先用熟艾铺纸上,以前药分作3分,用芦管作筒子,烧烟吸入口中,

  • 小建中合剂

    药方名称小建中合剂处方桂枝111g白芍222g甘草(蜜炙)74g生姜111g大枣111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炮制以上五味,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甘草、大枣加

  • 加味元冬汤

    药方名称加味元冬汤处方元参1两,丹参3钱,麦冬1两,北五味子1钱。功能主治心火g肺,口渴,舌上无津,两唇开裂,喉中干燥,遂致失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