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
病名。即席疮之今称。见该条。
病名。即席疮之今称。见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臑骨即肱骨。多因跌打、坠撞而折伤。通常易发生肱骨头部、干部、踝部骨折。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并有骨声,甚则出现假关节。折端有移位者,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无移位者,夹
①人体部位名。在外踝直上三寸许的腓骨凹陷处。《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直下抵绝骨之端。”腓骨在此突然陷下如尽,故名。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悬钟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②阳辅穴别名。出《素
医学分科名称。唐代眼科尚未独立,包括于耳目口齿科内;宋代始有眼科之设立;元、明、清等均沿袭有眼科。参见九科条及十三科条。
出《素问·骨空论》。即妊娠。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苦楝皮,详该条。
证名。指眼部畏惧风寒。《素问·风论》:“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出《本草纲目》。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抱轮红。详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即蚕退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