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阳
详补阳条。
详补阳条。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忧气,则不可极作,暮卧不安席。”参见七气、九气条。
【介绍】:见屠鹏条。
见《外科正宗》。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即将化腐药直接用于患处,以代替刀针排脓的方法。《外科理例》卷一:“使毒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以膏贴之。脓出之后,用搜脓
以口部外形的六种变化,作为辨证的参考。①张(口开不闭),主病虚。②噤(口闭不开),主病实。③僻(左右斜,口角缓急),主肝经风痰。④撮(上下唇紧聚),主邪正交争,正虚邪盛。⑤振(寒栗鼓急,上下振摇),
见《经验方》。即椿白皮,详该条。
手掌。《素问·五脏生成篇》:“掌受血而能握。”
六淫之一。详寒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地鳖虫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