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蛇缠虎带

蛇缠虎带

病证名。出明·万全育婴家秘》。又名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系由湿热火毒,蕴蓄经络而发。《外科大成》载其症“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虽多发于腰及胸胁等处,但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发病前,局部常有疼痛,同时伴有微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2~3天后,局部皮肤出现不规则的小红斑,随即在小红斑上发生水疱,密集成群。发生在躯干四肢时,常依次排列成带状。即带状疱疹。治宜清热解毒,泄火去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黄连膏涂查。并可配针刺合谷曲池血海太冲等穴及耳针治疗。

猜你喜欢

  • 幼科痘疹金镜录

    见痘疹金镜录条。

  • 中药材手册

    书名。1册。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编。本书对常用药材517种分别介绍其生药、别名、产地、加工、性状、鉴别、品质优劣、效用及贮藏等药材知识,附有照片插图200余幅及索引。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闷瘄(cū 醋)

    指麻疹闭表,疹难透出的证候。清·张雫谿《麻疹阐注》:“闷瘄之症,有热五六日而不出者;有一出而即隐者;有头面微出而身上俱无者;有身上微影而头面胸背俱无者;有形迹在内而外不见形者;有皮肤隐隐紫赤者;有红紫

  • 清晨嗽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即早晨嗽。详该条。

  • 三角蒺藜

    见《本草求真》。即刺蒺藜,详该条。

  • 三管

    管,与脘通。任脉的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合称三管。《脉经》:“关脉细,脾胃虚,腹满,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白薇圆,针灸三管。”

  • 胎前损身

    病症名。出凤林寺《女科秘宝》。指胎伤腹痛漏血,应按胎动不安治疗。如见面赤,口唇焦,指甲色黑者,为胎已死,可用兰石散下之(滑石粉适量,蜜半盅,麻油半盅,开水调服)。

  • 实用中国小儿科学

    书名。胡光慈编。作者用中西医对照方式,对常见儿科疾病扼要地予以介绍,并附治疗方剂。本书中西医对照是初步的,有一些附会和不够恰当的观点。195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真阳

    与真阴相对而言。即肾阳。详该条。

  • 风中府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