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刺法名。指出针后,以手指扪按穴位,掩闭针孔,无令正气外泄的方法。补法多用之。《针经指南》:“扪者,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也。”《针灸问对》:“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适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参见胞衣不下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从阴分引出阳分的邪气,或从阴分引出阳分的正气,即病在阳而治其阴,与“阳病治阴”义近。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指病在阳经而选阴经的穴位治疗。参见从阳引阴、大接经法条。
痰证之一。即燥痰。见《不居集》卷十七。参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卤地菊之别名,详该条。
出《抱朴子》。为母丁香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趺骨、足趺骨、脚面骨。即跖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跗者足背也,……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此骨左右各五,相当于手的掌骨。
见《广东中草药》。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金义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