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藏气

藏气

脏气。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真人养脏汤

    见《世医得效方》卷五。即纯阳真人养脏汤,见该条。

  • 室女经来复断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室女天癸已至,复止不来,此系先天精血不足,或十岁左右多病,冲任衰弱,气血未充,故来而复断也。不必用通经药。治法当滋养阴血,补脾和胃,则经血自期而下矣,宜服大补二天膏。”(熟

  • 紫遍舌

    全舌呈浑紫色。此舌可见于酒后伤寒,或伤寒用葱酒发汗致酒毒入心,或见于肠原性青紫症。前者宜清热透邪,兼解酒毒;后者宜温中理气,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见《伤寒舌鉴》)。

  • 外踝疽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即生于外踝处的附骨疽。又名脚拐毒、穿拐毒、鞋带痈。证同内踝疽,但因病位于三阳经,故宜内服内托羌活汤(《疡医准绳》:羌活、黄柏、防风、藁本、连翘、当归、肉桂、炙草、苍术、陈皮、

  • 内泛

    病证名。指眦角内胬肉泛白的证候。本症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不发展,勿需治疗。

  • 缠肠漏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盘绕于肛也。”即环肛漏。参见该条。

  • 肝主疏泄

    疏泄,升发透泄之意。肝气有升发透泄作用,能舒畅全身气机。如精神抑郁,可使肝气郁结,甚至影响气血流畅而发生疼痛;肝又能助脾胃消谷运化;妇女的月经和男性的排精,也与肝的疏泄有关。

  • 忽泰必烈

    【介绍】:元代针灸学家。蒙古族。名公泰,字吉甫。曾任职翰林学士,兼善针灸,绘有针灸经络图,并为之注释,编成《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已佚。

  • 暴病

    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急而重的病症,亦可指急性病、新发病。

  • 舌纵

    病证名。系指舌本伸长,收缩无力。《灵枢·寒热病篇》:“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因心火炽盛者,症见舌吐出口外而不收,肿胀多涎,脉多洪数。治宜泻热解毒,清火涤痰,用黄连温胆汤、三黄凉膈散等加减。热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