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真珠丸,见该条。
见《瑞竹堂经验方》。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张氏医通》卷十。即子啼。详该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同热邪传里。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舌苔色白,干硬粗糙如砂皮状,称水晶苔,又名白砂苔。系由于素体津亏,复因温疫热毒炽盛,胃津严重受损所致。《温疫论》下卷:“舌上白苔,干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苔,乃自白苔之时,津液干燥,邪虽入胃,不能变黄,宜
眼科八廓之一。即地廓。《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水谷廓即地廓,地廓属脾,脾与胃为表里,胃纳水谷,故又名焉。”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顶骨内痛极如鎚如钻也。夹痰湿者,每痛多眩晕,若痛连及目珠而胀急瘀赤者,(眼)外证之恶候;若昏眇则内证(内障)成矣”(《张氏医通》卷八)。某些内外障眼疾均可出现此证。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