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芒消

芒消

药材名称芒消

拼音Mánɡ Xiāo

英文名Mirabilite, Natrii Sulfas

别名盆消、芒硝、马牙消、英消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雷公炮炙论》:凡使芒硝,先以水飞过,角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

2.陶弘景:按《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消石名芒消尔。后名医别载此说,其疗与消石正同,疑此即是消石。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顷来宁州道断都绝。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此云生于朴消,则作者亦好。

3.《唐本草》:晋宋古方多用消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rabilite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有时为板条状或似水晶的假六方棱柱状。集合体通常为致密或疏松的块体,或呈皮壳、被膜或盐华。无色透明,多为白色及带浅黄、灰白或绿、蓝等色调,含有机质者发黑。条痕白色。半透明至近透明,新鲜断面玻璃光泽,风化面无光泽;致密集合体表面不平呈蜡状、油脂状光泽。一组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性脆,易碎为粉末状。纯者溶于水。在干、热条件下风化失水转化为白色粉末状无水芒硝。强烧之火焰为黄色钠盐,经常含共存矿物组分;主要为钙、镁、钾的硫、硝酸盐及卤化物(如石膏、钙芒硝、泻利盐、石盐、钠硝石)以及粘土矿物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较潮湿的山洞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针状、粒状集合体,呈为棱柱状、不规则块片状或颗粒状。无色、类白色,透明;具玻璃样光泽。露置空气中表面渐风化成一层白色粉末(无水芒硝)。体轻,质脆,易碎。气无。断面不整齐。味咸微苦、凉。极易溶于水,并能溶于甘剂。以条块状结晶、无色、透明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多呈板状或板条状;薄片中无色透明;折光率Np=1.394,Ng=1.398,负突起很低。最高干涉色为Ⅰ级黄;斜消光,消光角:Ng∧C≈31°。二轴晶;负旋旋旋旋光性。

品质标志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硫酸钠(NaSO4)不得少于99.0%。(2)杂质含量限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芒硝“检查”项规定:①铁盐与锌盐:取本品5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2滴,煮沸5min,再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分别加稀盐酸、亚铁氰化钾试液各1ml与适量水使成50ml,摇匀,放置10min,不得发生浑浊或显蓝色。②镁盐:本品水溶液(1→20),加氨试液与磷酸氢二钠试液各1ml,5min内,不得发生浑浊。③干燥失重: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应为51.0%-57.0%。④本品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⑤本品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化学成分1.主要含硫酸钠(Na2SO4·10H2O)。

2.此外,常夹杂种种物质如食盐、硫酸钙、硫酸镁等等。

3.芒消在大气中容易失去水,故表面常呈白粉状;此种风化的芒消,其硫酸钠含率可超过44.1%。

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

2.其他作用:2.1.减轻阑尾炎症: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消、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2.2.引起肠道神经反射: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外敷大蒜芒消糊剂,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小肠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2.3.消肿止痛: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快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2.4.利尿:4.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鉴别(1)取本品水溶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检查钠盐)(2)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检查钠盐)(3)取本品水溶液,加殷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炮制1.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2.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性味辛苦咸;寒

归经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

功能主治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注意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1.《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使。畏麦句姜。

2.《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各家论述1.成无己:《内经》云,咸味下泄为阴。又云,咸以软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张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芒硝以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

2.《汤液本草》:《本经》谓芒硝利小便而堕胎。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兼以大黄引之,直入大肠,润燥软坚泻热,子母俱安。《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以在下言之,则便溺俱阴,以前后言之,则前气后血,以肾言之,总主大小便难,溺涩秘结,俱为水少。《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故用芒硝大黄,相须为使也。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空筒泡

    药材名称空筒泡别名树莓、多腺悬钩子、雀不站、红毛巾、钻地风来源蔷薇科空筒泡Rubus phoenicolasius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湖南、

  • 越瓜

    《中药大辞典》:越瓜药材名称越瓜拼音Yuè Guā别名菜瓜、稍瓜(《饮膳正要》),生瓜(《本经逢原》),白瓜(《本草求原》)。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越瓜的果实。夏、秋间果实成熟时

  • 罗汉果根

    药材名称罗汉果根拼音Luó Hàn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raitia grosuenorii (Swi-ngle) C.Jeffery ex L

  • 赛金刚

    《中药大辞典》:赛金刚药材名称赛金刚拼音Sài Jīn Gānɡ别名曲莲、细叶锣锅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赛金刚的块根。全年可采,而以秋季藤蔓枯萎

  • 金剪刀草

    药材名称金剪刀草拼音Jīn Jiǎn Dāo Cǎo别名河边威灵仙、铜脚威灵仙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湖州铁线莲Clematis huchouensis Tamura,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根和藤叶分开

  • 铃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当子药材名称铃当子拼音Línɡ Dānɡ Zǐ别名小牵牛花来源旋花科铃当子Ipomoea sibirica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各省。功能主治逐水消肿,

  • 蜘蛛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蜘蛛果药材名称蜘蛛果拼音Zhī Zhū Guǒ别名肉算盘、山荸荠来源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长叶轮钟草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Merr.,以根入药。秋

  • 猕猴骨

    药材名称猕猴骨拼音Mí Hóu Gǔ别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剥去皮毛(四肢不去皮毛)

  • 鹳骨

    《中药大辞典》:鹳骨药材名称鹳骨拼音Guàn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胳。原形态白鹳(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汉书》),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陆玑《诗疏》),鹳(《别

  • 天名精

    《中药大辞典》:天名精药材名称天名精拼音Tiān Mínɡ Jīnɡ别名茢薽、豕首(《尔雅》),麦句姜、虾蟆蓝(《本经》),天芜菁(叫、品方》),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