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良附丸

良附丸

《中国药典》:良附丸

药方名称良附丸

处方高良姜500g香附(醋制)500g

性状为棕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辣。

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良方集腋》卷上:良附丸

药方名称良附丸

处方高良姜(酒洗七次,焙干)香附子(醋洗七次,焙干)

制法二药各研各贮。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温胃祛寒。治肝郁气滞,胃有寒凝,脘腹疼痛,喜温喜按,成胸胁胀痛,或痛经,苔白,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用时以米饮汤加入生姜汁1匙,盐1撮,为丸服之。

注意胃脘痛属于肝胃火郁,甚或出血者忌用。

备注原书云:本方用治诸痛,如因寒而得者,用高良姜6克、香附3克;如因怒而得者,用高良姜3克,香附6克;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香附各4.5克。

摘录《良方集腋》卷上

《实用方剂学》:良附丸

药方名称良附丸

处方良姜1钱,香附4钱,青皮3钱,木香3钱,当归3钱,干姜2钱,沉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膈满痛,得暖便轻,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

摘录《实用方剂学》

猜你喜欢

  • 救命麝香饼子

    药方名称救命麝香饼子别名麝香饼子处方麝香(真者)1大钱,定粉2钱(上紧者),腻粉(真者)3大钱。制法上为细末,用上好香墨汁为丸,如扁豆大。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涎厄喉咽,服诸药转取得虚,死在须臾。用法用

  • 桂枝一白虎二汤

    药方名称桂枝一白虎二汤处方桂枝(去皮)3钱5分,芍药(去黄赤皮1层,用蜜水拌蒸3次、晒3次,焙干,锉碎)6钱,生姜(切)7钱,大枣4枚(擘),秔米1合(淘洗),甘草(去头尾尖处各3寸,切作5寸长,好酒

  • 颠倒散洗剂

    药方名称颠倒散洗剂处方硫黄生大黄各7.5克石灰水100毫升制法将硫黄、大黄研极细末后,加入石灰水(将石灰与水搅浑,待澄清后取中清水)100毫升混和即成。功能主治主酒渣鼻、粉刺、紫白癜风。用法用量外搽患

  • 葡萄姜蜜汁

    药方名称葡萄姜蜜汁处方鲜葡萄汁生姜汁各50克 绿茶5克蜂蜜适量制法以沸冲浸浓绿茶1杯,对入葡萄汁、姜汁、蜂蜜即可。功能主治除烦止渴,健胃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热顿服。摘录《民间方

  • 泻心导赤散

    药方名称泻心导赤散处方生地木通黄连甘草梢功能主治泻心脾积热,治心脾积热上发,口舌疮赤糜烂。用法用量滚汤淬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二

  • 顽癣浮萍丸

    药方名称顽癣浮萍丸处方紫背浮萍苍术苍耳草各60克苦参120克黄芩僵蚕各30克钩藤45克 稀莶草60克(酒蒸)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酒糊为丸。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顽癣。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

  • 七珍丸

    药方名称七珍丸处方僵蚕(炒)160g全蝎160g麝香16g朱砂80g雄黄80g胆南星80g天竺黄80g巴豆霜32g 寒食曲160g性状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浓郁,味辣、微苦。炮制以上九味,除麝香、巴豆霜

  • 川芎三黄散

    药方名称川芎三黄散处方大黄(湿纸裹蒸)、川芎、黄连(净)、黄芩各等分。功能主治实热衄血。用法用量本方改作汤剂,名“川芎三黄汤”(见《产科发蒙》)。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 黑玉丹

    《世医得效方》卷七:黑玉丹药方名称黑玉丹处方刺猬皮120克(锉,研)猪悬蹄25个 牛角鳃90克(锉碎)雷丸30克槐角45克 败棕60克(锉)乱发(皂角水洗净,烧)60克 芝麻30克 苦楝根37.5克制

  • 马芹涂方

    药方名称马芹涂方处方马芹子汁。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先揩唇上血出,涂药,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