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痈

舌痈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痈,舌红而肿大,属心经火盛。”亦有胃中伏热熏蒸积毒而成者。初起舌赤红肿,如豆如樱,继之肿痛甚剧,痰涎增多,难于饮食语言。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外擦冰硼散。脓成则以刀针排脓。若溃后口中腥腐,久不收口者,用银花甘草硼砂等煎水漱口。用锡类散等擦舌上。因舌痈颜色、部位、病状等不同,又有舌红痈舌上痈,卷舌痈等不同名称。分详各条。

猜你喜欢

  • 金顶龙芽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 石黄

    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 葱豉荷米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鲜葱白一枚,豆豉二钱,薄荷四分,粳米三十粒。水煎服。治小儿伤寒初起,头痛身热,发冷无汗。

  • 引针

    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 水陆三仙膏

    《医方经验汇编》方。鲜荷叶2~3张(捣烂),鲜菊叶1握(捣),赤豆(研细面)30克。蜜和调涂局部。治重证大头瘟,头面焮肿,破流秽水,状如烂瓜。

  • 血痢

    亦称赤痢。指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多由热毒乘血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临床上有血鲜、血黯,属热属寒之分。《秘传证治要诀·痢》以血鲜者,此属热痢,宜藿香正气散加

  • 斜搬法

    推拿手法名。即斜板法。详该条。

  • 搔法

    推拿手法。出《礼记·内则》。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

  • 截疟七宝饮

    即七宝散第一方,见七宝散条。

  • 东垣试效方

    书名。又名《东垣先生试效方》、《东垣效验方》。9卷。金·李杲撰于1266年。计24门,分述药象及各种病证,包括饮食劳倦、心下痞、中满、腹胀、反胃,及妇人、小儿、眼鼻耳齿等病证。后为“杂方”。每门先设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