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即冲疽。见该条。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气功练功方法。分坐、卧两种姿式。卧式除呼吸法外,其他与内养功同。
郁结不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薰之。”
病证名。见佚名《眼科秘笈》。即聚开障。详该条。
涎与唾的合称。俗称口水。详涎、唾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镜源》4卷、《病源手镜》1卷,均佚。
【生卒】:1824~1904【介绍】:晚清医家。字春农,又字继昭。江苏江都人。早年学医,长于外感证,兼精喉证。撰有《疫喉浅论》2卷,附补遗1卷、《会厌论》1卷(1875年刊行)。其治喉之法,主宗陈耕道
①外感之寒邪。因寒邪袭表,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症。②指体表阳气不足,形寒怕冷的证候。《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