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膏滋

膏滋

即内服的膏剂。详膏剂条。

猜你喜欢

  • 标本同治

    辨证施治术语。即采用标病与本病同时治疗的方法。适用于标本并重的病证。如气虚的人患感冒病,可以解表与益气两法合用;又如温热病中,肠胃实热不解而致阴液大伤,可以泻下、滋液两法合用。

  • 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

    见六种新编条。

  • 养肾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全蝎半两,天麻三钱,制苍术一两,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生,去皮脐)各二钱。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若久病脚气缓弱,每服一字,空腹豆淋酒送下;骨中痛,嚼胡桃肉,酒调下。治肾

  • 经水不定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老鸹筋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 马口

    尿道外口。《景岳全书·杂证谟》:“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卧,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

  • 心气虚不得卧

    内伤不得卧证之一种。指心气虚怯,心神失守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二便时滑、目漫神清、气怯倦怠、心战胆寒、时时欲睡、睡中自醒、喜热恶冷,此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也。”宜用人参养荣汤、归脾汤。肝肾脉迟

  •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生卒】:708~833【介绍】:唐代杰出的藏族医学家。公元708年,出生在西藏堆龙德庆地区。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曾多次到祖国内地和印度等邻近国家和地区学习医学,集

  • 壅疾

    脚气的古称。见《济生方·脚气》。详脚气条。

  • 耳蕈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①由肝胃肾三经之火毒凝聚而成。症见耳孔内赘生物,头大蒂小,形似蘑菇,微肿闷疼,若色红皮破者,偶然犯之,则痛引头顶。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内服栀子清肝汤加减。外用硇砂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