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膀胱俞

膀胱俞

经穴名。代号BL28。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背俞穴。位于骶部,平第二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当骼后上棘内缘下与骶骨间凹陷中;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二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遗尿癃闭泄泻,阴部湿痒肿痛,腰骶痛;以及尿路感染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猜你喜欢

  • 月使不来

    出《脉经》。指经闭,详该条。

  • 山练草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四方麻之别名,详该条。

  • 背部第十二肋骨以下至髂嵴以上的软组织。腰部为经脉所过的重要部位,足三阳经脉循腰而下,足三阴经和奇经之脉循腰而上。

  • 颧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系生于颧部的疽。由阴分积热而成。患处色紫、漫肿、坚硬、麻木、疼痛毒甚根深,难溃难愈。初起宜清热通结,内服内疏黄连汤。余治法见无头疽条。

  • 龙门

    即玉门。出《脉经》。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参见玉门条。

  • 小儿百寿丹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山楂、滑石各150克,苍术、胆南星、天竺黄、木香、橘皮各75克,砂仁、神曲、麦芽、钩藤、薄荷、僵蚕各45克,茯苓、桔梗、甘草、朱砂各30克,牛黄6克。为细末,炼蜜为

  • 伤热乳

    指热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临床多伴有四肢温,口渴等。治以清利和胃为主,宜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 带下青候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青带。详该条。

  • 诸脉主病诗

    见沈氏尊生书条。

  • 孟春沂

    【介绍】:见孟继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