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学》。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艾灸补泻,见该条。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蚕砂四两,薄荷半两。为末,生油调搽患处,湿者干敷。治干湿癣。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生于正疔左侧,仍照常法治之。见疔疮条。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出《新修本草》。为秫米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181【介绍】:宋代医官。开封人。曾任昭庆军承宣使,力主投降卖国,后被罢官贬往福州。他的学生张孝直等校订本草,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编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2卷,他以“详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攒竹,见该条。
即发热怕冷。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系感冒、伤寒、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先见恶寒,继而发热,发热后恶寒即减轻。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禾发
出《本草纲目》。为亚麻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