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后顶,见该条。
【介绍】:隋代医药学家。撰有《灵秀本草图》六卷,已佚。
经外奇穴名。《针灸集成》名排刺三针。即老商、中商、少商之合称。老商位于拇指尺侧,距指甲根0.1寸;中商位于拇指背侧正中距指甲根0.1寸;少商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主治高热、流行性感冒、急性
儿科著作。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又名《师巫颅囟经》。2卷(一作3卷)。托名周穆王时“师巫”所传(一作东汉·卫汛撰)。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存本为《四库全书》本(系自《永乐大典》中辑佚者),己非全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二。即附骨疽。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病名。即肛漏的外口数在二个以上,且道管弯曲有分支或管道通过肛周二个间隙以上的肛漏。参见肛漏条。
证名,指小便闭塞不通。《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详癃闭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细辛大黄丸,见该条。
【介绍】:见姚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