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法之一。指除去膏药的火毒。膏药熬成后,如果立即涂贴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泡,甚至引起溃烂。去火毒的方法有二:①把刚制成的膏药,放置阴凉地方若干时日。②浸泡在井水或凉水内几天后待
见《泉州本草》。即蛇葡萄,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颏痈。见该条。
即白睛。详该条。
指脾气失却正常的运化功能。《千金要方》:“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
病名。为疫喉火毒极盛,致喉中生泡,泡密有浆,咽喉腐烂之病证。治宜疏解、透达、清化。可选用粘子解毒汤等加减。
《揣摩有得集》方。何首乌一两,当归五钱,炒川芎、生地黄、土茯苓各三钱,防风、连翘、乌梅肉各一钱,土贝母一钱半,肉桂、附子各五分。为粗末,加竹叶、灯心,水煎服。治肾虚牙痛,两腮俱肿,饮食不能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