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图说
见中西医粹条。
见中西医粹条。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奇效良方》:“体骨四穴,在梁丘两傍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治腿疼,可灸二七壮。”《针灸大成》名髋骨。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躁证之一。指阴盛格阳所致扰动不宁者。《类证活人书》卷四:“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常伴见身体微热,面赤,躁扰欲坐井中,或渴不欲饮,脉沉而微等。宜用吴茱萸汤、理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
见《陆川本草》。为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心蔽骨、鸠尾骨。详鸠尾骨条。
出《漳浦县志》。为紫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灸四书条。
见《履岩本草》。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