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术语。出《针灸甲乙经》。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致使灸处皮肤引起脓疱,称灸疱。《针灸资生经》引《明堂》曰:“凡着艾的疱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说明灸疱是化脓灸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因灸法不
书名。清·陈杰辑。参见回生集条。
指脾胃。《脾胃论》:“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脾胃属土而居中,故称之为中宫。
①《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生干地黄三两,羚羊角二两,赤茯苓、独活、槟榔、诃子皮各一两,木香三分,炙甘草半两,麦门冬一两半,桂心二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治干脚气,风
出《新修本草》。即苏木,详该条。
即午夜。详十二时条。
见《生生篇》。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叫兜腮痈。《喉科指掌》卷五:“此症生于腮下,其名悬痈。因郁积寒气而发。”
舌边周黑晕,中央微红。多为热入心包之候,宜清心泻火(见《伤寒舌鉴》)。
见《江苏药材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