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翰林医正

翰林医正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猜你喜欢

  • 火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火黄者,遍身如火色,两腑下有赤点子,状如粟米或如麦麸。其点子紫色多,黑色少者可治。黑色多,紫色少者难治。”《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先体热身赤,午后却凉,遍身

  • 赵廷海

    【介绍】:见赵兰亭条。

  • 土萸肉

    见《闽东本草》。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 阳明衄

    病证名。即鼻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衄发从……后秋至冬为阳明衄。”参见鼻衄条。

  • 严冬荣

    【介绍】:清医家。字桂岩。江苏泰州人。承家学精喉科。尝谓医宜审证用药,不可执死方治活病。如白喉,时医多宗养阴清肺法,不论病有寒热虚实之异,执一例百,收效者鲜。因以用辨证法治以汗、下、温、清等,则往往有

  • 咳喘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咳嗽兼气喘之症。又名咳逆上气。参见肩息咳、咳逆上气条。

  • 杜牛膝

    见《本草备要》。即土牛膝,详该条。

  • 钉翳障

    病证名。即钉翳。详该条。

  • 冲风泣下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 顿嗽

    指咳嗽不咳则已,一咳则连续十数声至数十声。多因燥热灼津而致。《医述》载方星岩之说:“顿嗽症,大都肺燥津伤,故咳剧痰不易出,宜仿清燥救肺汤大意。”亦称顿呛,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