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紫金莲

紫金莲

《中药大辞典》:紫金莲

药材名称紫金莲

拼音Zǐ Jīn Lián

别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白花丹科植物紫金莲。秋季采收。

同属植物角柱花(又名:蓝雪花)的根亦同供药用,功效相同。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结节状,具支根多条。茎直立或倾斜,有棱,沟内有白粉。单叶互生;有短柄;叶片菱状卵形,长3~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两面均有黄色长毛。花顶生及腋生,花束排成头状,有苞片或小苞片;萼筒状,5深裂,膜质,边缘紫色;花冠高脚蝶形,裂片5,蓝色;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上。蒴果盖裂。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阴处。分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根中分出一种红棕色针状结晶,系含酚基的醌类物质,有松弛平滑肌痉挛和在试管内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枯草球菌生长的作用。

性味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生新。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转子莲五钱。泡酒服。

②接骨:转子莲、刺老包根各等分。捣绒包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用于解痉止痛

搬倒甑根提取有效成分,加入90%乙醇至饱和,每毫升约含提取的晶体物10毫升。痛时服2~3毫升,兑温开水送服,每日不超过3~4次。亦可将搬倒甑根切细置于75%的酒精内浸泡7天,每次服浸液5~10毫升,但效果略差。经184人次胃、肠、胆道系统疾患,包括胆道蛔虫病、胃炎胃溃疡、肠蛔虫症、胆道术后综合征、胰腺炎等的止痛观察,疗效86%,平均显效时间18.7分钟,疼痛缓解持续时间较长。药理实验证明,本品有类似阿托品作用,惟显效稍慢,但无阿托品类药物的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金莲

药材名称紫金莲

拼音Zǐ Jīn Lián

别名转子莲、紫金标搬倒甑、蓝花草、蓝花丹、蓝花过节、蓝花矮陀、蓝花对节兰、蓝花狗骨节、牛癞子棵、九节莲、舒筋、月月花、大吉力、花格草、假玉竹、铁狮岩陀、对节兰、普普红、叶叶兰、板倒甑、七星箭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岷江蓝雪花、蓝雪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2.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落叶半灌木,高达2m。具开散分枝。地下茎暗褐色;地上茎红褐色;芽鳞鳞片状,通常见于低位的枝条上。叶互生,叶柄基部有时扩张成一抱茎的环或环状短鞘;叶片倒卵状菱形,横生于枝条中部者最大,花序下部者常为披针形,长2-5cm,宽1.2-1.8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糙毛状长硬毛和细小的钙质颗粒。花序顶生和腋生,通常含3-7花;苞片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小苞片较小,苞片及萼均具缘毛;花萼长管状,绿色,硬膜质,5深裂,被毛,边缘带紫红色;花冠高脚碟状,长2-2.6cm,筒部红紫色,裂片蓝色,5裂,亮绿色,倒卵形,先端中央内凹而有小短尖;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药紫红色;子房具5棱。蒴果盖裂;种子黑褐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2.半灌木,高约35cm。茎枝基部无芽鳞,沿节多少呈“之”字形曲折。单叶互生;叶片宽大,宽卵形或倒卵形,长达7.5cm,先端渐窄,基部楔形,全缘。花序头状;花萼不具腺毛,长管状,硬膜质,5深裂;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广展,深蓝色,直径达1cm以上;雄蕊5,着生于冠管上;子房上位,1室,胚珠1颗,花柱5,合生。果为一膜质、盖裂的蒴果。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排水良好的山坡上,路旁阴处。

2.生于山坡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甘肃、西藏等地。

2.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各地常有栽培。

化学成分1.岷江蓝雪花 根含有白花丹素(plumbagin)[1].2.蓝雪花 根中含有白花丹素,即2-甲基-5-羟基-1,4-萘醌(2-methyl-5-hydroxy-1,4-naphthoquinone)[2]。

药理作用1.抑制肠管作用 本品酊剂对家兔正常或兴奋的离体肠管均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本品的抗乙酰胆碱的作用有关;对氯化钡引起的肠肌兴奋也有抑制作用[1]。根中分离出一种含有酚基醌类化合物,对兔离体肠管平滑肌有抑制作用。[2]。

2.止血作用 将兔及狗肝叶部分节除,或将狗股动脉切开,用本品的根浸膏粉撒于切口处,稍加压迫,有良好的止血效果。[1]3.抗菌作用 本品的根粉、根皮粉、根浸膏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均有抑制作用[1]。由根中分离出的白花丹素对许多细菌具有强大抑制作用,但加入10%的血清则使基活性降低2-8倍。在体外试验1mg/ml浓度对流感病毒有效[3]。

4.其他作用 根中所含白花丹素,对小鼠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对肌肉组织呈双相作用,小量兴奋,大量麻痹;并促进汗、尿和胆汁的排泄[4]。

性味辛;甘;性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主脘腹胁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鲜品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 转子莲五钱。泡酒服。②接骨:转子莲、刺老包根各等分。捣绒包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用于解痉止痛。取搬倒甑根提取有效成分,加入90%乙醇至饱和,每毫升约含提取的晶体物10mg。痛时服2-3ml,兑温开水送服,每日不超过3-4次。亦可将搬倒甑根切细置于75%的酒精内浸泡7天,每次服浸液5-10ml,但效果略差。经184人次胃、肠、胆道系统疾患,包括胆道蛔虫病、胃炎、胃溃疡、肠蛔虫症、胆道术后综合征、胰腺炎等的止痛观察,疗效86%,平均显效时间18.7分钟,疼痛缓解持续时间较长。药理实验证明,本品有类似阿托品作用,惟显效稍慢,但无阿托品类药物的副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美人蕉

    药材名称美人蕉拼音Měi Rén Jiāo别名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来源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以根状茎和花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

  • 鹿角霜

    《中国药典》:鹿角霜药材名称鹿角霜拼音Lù Jiǎo Shuānɡ英文名CORNU CERVI DEGELATINATUM来源本品为鹿角去胶质的角块(熬制鹿角胶剩下的骨渣)。春、秋二季生产,

  • 刺李

    《中药大辞典》:刺李药材名称刺李拼音Cì Lǐ别名茶茹(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

  • 食盐

    《中药大辞典》:食盐药材名称食盐拼音Shí Yán别名盐(《周礼》),咸鹾(《礼记》)。出处《别录》来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 跳皮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跳皮树药材名称跳皮树拼音Tiào Pí Shù来源木犀科锈毛白枪杆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栓皮栎

    药材名称栓皮栎拼音Shuān Pí Lì别名青杠碗、软木栎、粗皮栎、白麻栎来源壳斗科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以果壳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河北、山西、陕

  • 丝带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带蕨药材名称丝带蕨拼音Sī Dài Jué别名木莲金来源蕨类水龙骨科丝带蕨Drymotaemium miyoshianum (Makino)Makino,以全

  • 安息香

    《中国药典》:安息香药材名称安息香拼音ān Xī Xiānɡ英文名BENZOINUM别名白花榔来源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

  • 伸筋藤

    药材名称伸筋藤拼音Shēn Jīn Ténɡ别名宽筋藤、无地生须(《广西中兽医药植》),青宽筋藤(《陆川本草》),砍不死(《南宁市药物志》),舒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南宁

  • 乌桕根皮

    药材名称乌桕根皮拼音Wū Jiù Gēn Pí英文名Chinese Tallowtree Root-bark别名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