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海南植物志》。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又名肺脏中风。指风邪入中于肺经而致的症候。主症为口燥,胸满,气喘,身运不能自主,昏冒,肿胀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诸病源候论·风
见《李氏草秘》。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关梁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即冷疮。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正骨器械。《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肩胛上出臼……须用舂杵一枚,小凳一个。令患者立凳上,用杵撑在下出臼之处;或低,用物簟起;杵长则簟凳起。令一人把住手尾,拽去凳,一人把住舂杵,令一人助患人放身从上坐落,
见活幼心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