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箭杆杨

箭杆杨

药材名称箭杆杨

拼音Jiàn Gǎn Yánɡ

别名钻天杨白杨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箭杆杨的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nigra L var. thevestina(Dode)Bean[P.thevestina Dod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剥树皮,晒干;夏季采叶,鲜用。

原形态大乔木,高30-40m。树皮灰白色,较光滑。枝向上直立,树冠塔形狭窄;小枝无毛,圆形。叶互生,较小,阔卵形或菱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急尖,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无毛;萌枝叶长宽近相等。葇荑花序,有时出现两性花。蒴果2瓣裂,先端尖,果柄细长。花期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华北、西北各地广为种植。

性状性状鉴别 叶皱缩,展平后阔卵形,长4-8cm,宽3-7cm,边缘具细锯齿,并有半透明的狭边;叶长4-8cm,宽3-7cm,叶柄侧扁。气微,味微苦、涩。

树皮呈片状,厚1-2.5mm。外表面粗皮多已除去,淡黄或淡黄棕色,内表面淡黄色,光滑,有细密纵向纹理。断面裂片状。气微,味淡。

性状鉴别 皮解离组织:纤维梭形,胞腔线形,石细胞不规则形,壁厚,壁孔、壁沟明显。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多已除去。皮层薄,韧皮部由筛管、韧皮薄壁细胞及韧皮纤维束、石细胞组成。石细胞、晶纤维束与筛管群及韧皮薄壁细胞交互排列呈环带。韧皮射线为1列细胞。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凉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脚气肿;肝炎;痢疾;烧烫伤;疥癣秃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黎豆

    《中药大辞典》:黎豆药材名称黎豆拼音Lí Dòu别名虎豆(《尔雅》郭璞注),狸豆(《纲目》),巴山虎豆、鼠豆(《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头花黎豆的种子。秋后

  • 铅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粉药材名称铅粉拼音Qiān Fěn别名官粉、粉锡来源加工品。原料为铅和醋酸。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祛湿,消肿败毒。外用治痈疽恶疮,杖疮肿毒,黄水脓疮,血风臁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 七星剑

    《中药大辞典》:七星剑药材名称七星剑拼音Qī Xīnɡ Jiàn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 山矾

    药材名称山矾拼音Shān Fán别名尾叶山矾来源山矾科山矾Symplocos caudata Wall.,以根、花、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浙江。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主

  • 九龙藤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药材名称九龙藤拼音Jiǔ Lónɡ Ténɡ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

  • 松蕈

    《中药大辞典》:松蕈药材名称松蕈拼音Sōnɡ Xùn出处《纲目》来源为白蘑科植物松蕈的子实体。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焙干。原形态菌盖初为半球状,次第开展,终成伞状,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径可达12

  • 麦冬

    《中国药典》:麦冬药材名称麦冬拼音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OPHIOPOGONIS别名麦门冬、沿阶草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

  • 山黄杨子

    药材名称山黄杨子拼音Shān Huánɡ Yá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 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s

  • 黄筒花

    药材名称黄筒花拼音Huánɡ Tǒ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黄筒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cellanthus tubiflorus Sieb. Et Zucc采收和储藏:6-8

  • 络石果

    药材名称络石果拼音Luò Shí Guǒ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果实。7月间采集,以未熟的果实为好。性状蓇葖果,2个并生成人字形,长圆柱状或带纺锤状,长约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