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训
见保赤汇编条。
见保赤汇编条。
体表部位名。胸前两旁高处。《灵枢·本输》:“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翼首草之藏语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胡麻叶之别名,详该条。
霉,灰黑色。酱,黄赤色。舌生黄赤兼黑苔,似沉香色,属里实热证。可因内蕴湿热、夹有宿食,或瘀血气滞,或湿热夹痰所致(见《伤寒舌鉴》)。
见简易备验方条。
表里错杂的证候。因平素卫气不足,感邪后邪热内结;或素有胃肠蕴热宿食,复感风邪;或表证治疗失当,里实误用发汗等所致。既有恶风、汗出等表虚证,又有腹痛便秘、舌苔厚黄等里实证。
骨节之间。《素问·气穴论》:“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介绍】:西汉时医家。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
【介绍】:清代医家。字厚堂。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撰有《医宗宝笈》一书。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樱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