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破骨风

破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膝风、川滇茉莉

来源木犀科素馨属植物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以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筋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膝风(《分类草药性》),花木通、小泡通、老鹰柴(《贵州民间药物》),破风藤(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光清香藤清香藤,10~11月采收。

原形态①光清香藤

木质藤本,全部无毛,或微被毛,幼枝圆柱形,有时有角棱。复叶对生,小叶3片,革质或近革质,卵圆形至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3厘米,宽3~5.5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钝,有时楔形,全缘,背面具小斑点。聚伞花序3分枝,或多分枝;苞片线形,长约2毫米;花萼小,杯状,边缘微有5齿裂;花冠白色,芳香,管长2.5~3厘米,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4毫米;雄蕊2;子房2室。浆果圆球形,双生,其中常有一个不发育,直径0.6~1厘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于灌木林中或路旁,或培植于庭院。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②清香藤,又名:川滇茉莉

木质藤本,与上种相似。老枝平滑,幼枝有短柔毛。通常小叶3,小叶片椭圆形,先端短而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顶生小叶长6~10厘米,宽2.5~5厘米,侧生小叶较短小。聚伞花序3分枝;苞片线形,长2~5毫米;萼齿5,细小三角形;花冠白色,先端7裂,裂片长椭圆形,先端锐尖,长约8毫米,宽约5毫米。浆果球形,径5~6毫米,上部疏生腺点,熟时堇紫色。花期5月。

生于山坡或路旁。分布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辛。"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腰腿骨节疼痛,跌打损伤,疮毒,痈疽。

①《分类草药性》:"治风湿,和血脉骨节痛;清热,治头风疼痛。"

②《中国药植志》:"治跌打损伤,有钻筋透骨之效:主治腰痛,腿痛等,亦有去骨中风寒之效能。"

③《四川中药志》:"疗风湿筋骨痛、腰痛,散骨破后的积血,并治头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煎水洗。

注意《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破骨风鲜藤一两,五加皮五钱,川牛膝五钱,桂枝三钱,全当归五钱。米酒引,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风湿:花木通一两,追风伞-两,牛膝六钱。泡酒一斤。每次服一两,日服二次。

③治风湿麻木:花木通一两。泡酒服。

④治无名毒疮:花木通五钱,土茯苓四钱,夏枯草地丁草各三钱。煎水洗。(②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金银花苦糖果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金银花嫩枝叶、茎。夏、秋采收。

原形态半常绿直立灌木,高达2米。嫩枝及花梗均具倒生硬毛。叶对生,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及边缘均有硬毛。花成对腋生,有芳香;苞片1对,线状披针形,有柔毛及缘毛;花冠白色,长1.5厘米,有长毛;花柱短于雄蕊,不伸出花冠外,子房约1/2合生;有短而不明的萼齿。浆果长圆形,红色,2个,从基部相连过半。花期3~4月。果熟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岩山上。分布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止痛。治风湿关节痛,劳伤,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藤风、碎骨风、散骨藤花木通、小泡通、老鹰柴、你海腊瓜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种植物清香藤的根及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洗净,切片;茎叶夏、秋季采,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型攀援灌木,高10-15m。小枝圆柱形,稀具棱,节处稍压扁,光滑无毛或被短柔毛。叶对生或近对生,三出复叶;叶柄长1-4.5cm,具沟,沟内常被微柔毛;小叶片椭圆形、卵形或披针形,稀近圆形,长3.5-16cm,宽1-9cm,先端钝、锐尖、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顶生小叶柄稍长或等长于侧生小叶柄,长0.5-4.5cm。复聚伞花序常排列呈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苞片线形,长1-5mm;花梗短或无,果时增粗增长,无毛或密被毛;花芳香;花萼筒状,光滑或被短柔毛,果时增大,萼齿三角形;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纤细,长1.7-3.5cm,裂片4-5枚,披针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或微尖;花柱异长。果球形或椭圆形,长0.6-1.8cm,径0.6-1.5cm,两心皮基部相连或仅一心皮成熟,黑色,干时呈橘黄色。花期4-10月,果期6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长圆锥形,稍扭曲,长15-20cm,直径1-1.5cm。表面黄白色,有残存的黄褐色栓皮。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有放射状纹理,皮部浅黄色,木部黄黄色。气微,味淡。

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1cm。表面黄褐色,有细纵纹和横向皮孔,有对生小枝或叶痕。质坚硬,断面浅黄色,髓剖黄棕色,约占茎的1/2-2/3。气微,味淡。

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凉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头痛;外伤出血;无名毒疮;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檀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檀子药材名称苦檀子拼音Kǔ Tán Zǐ别名苦蚕子、冲天子来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以根、叶及种子入药。根全

  • 苦苣

    《中药大辞典》:苦苣药材名称苦苣拼音Kǔ Jù别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佑本草》),兔仔菜(《广州植物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春、夏季采收。

  • 四方蒿

    药材名称四方蒿拼音Sì Fānɡ Hāo别名沙虫药、四棱蒿、黑头草、白香薷、大香薷、滇香薷、鸡肝散、鸡骨柴来源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四方蒿Elsholtzia blanda Benth.,以叶、

  • 麻叶绣球果

    《中药大辞典》:麻叶绣球果药材名称麻叶绣球果拼音Má Yè Xiù Qiú Guǒ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球绣线菊的果实。性味性微温,味辛。功能主

  • 萍蓬草根

    《中药大辞典》:萍蓬草根药材名称萍蓬草根拼音Pínɡ Pénɡ Cǎo Gēn别名水栗子(《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茎。秋季采收。性味甘,寒。①《本草拾遗

  • 栲栗果壳

    药材名称栲栗果壳拼音Kǎo Lì Guǒ Ké英文名Exocarp of Chinese Evergreen chinkapin别名锥栗壳出处出自《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林甄的

  • 千层楼

    药材名称千层楼拼音Qiān Cénɡ Lóu别名小对叶草、小过路草、赶山鞭[四川]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以全草入药。7~

  • 五蕊寄生

    药材名称五蕊寄生拼音Wǔ Ruǐ Jì Shēnɡ别名茶树寄生、木波罗寄生、乌榄树寄生、黑榄树寄生、木威子寄生、马檬寄生、(木莽)果寄生、麻檬寄生、杧树寄生、忙果木寄生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 蛇果黄堇

    药材名称蛇果黄堇拼音Shé Guǒ Huánɡ Jǐn别名扭果黄堇、断肠草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不产哇夏嘎的地方,可用那冬赛果代替。让钧多吉说:耶冬赛果清热。叶、花状如当日丝哇(高山紫堇),花黄色,

  • 水芦荻根

    《中药大辞典》:水芦荻根药材名称水芦荻根拼音Shuǐ Lú Dí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卡开芦的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卡开芦,又名:水竹、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