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睡莲

睡莲

《中药大辞典》:睡莲

药材名称睡莲

拼音Shuì Lián

别名睡莲菜、瑞莲(《岭南杂记》),子午莲(《纲目拾遗》),茈碧花(《植物名实图考》)。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夏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具线状黑毛。叶丛生浮于水面;圆心脏形或肾圆形,长5~12厘米,宽3.5~9厘米,先端圆钝;基部的心耳尖锐或钝圆,全缘;上面绿色,幼时有红褐色斑,下面带红色或暗紫色;叶柄细长。花浮于水面,直径4~5厘米,白色,午刻开花,午后五时收敛;花萼的基部呈四方形,萼片4;花瓣8~17,多层;雄蕊多数,3~4层,花药黄色;柱头的辐射4~8数,广卵形,呈茶匙状。浆果球形,松软,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长于池沼湖泊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根和叶含氨基酸及生物碱。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全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高血压的犬和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毒性则颇低。

功能主治①《岭南杂记》:"消暑解酲。"

②《纲目拾遗》:"治小儿急慢惊风,用七朵或十四朵,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睡莲

药材名称睡莲

拼音Shuì Lián

英文名Flower of Pygmy Waterlily,Pygmy Water lily

别名睡莲菜、瑞莲、子午莲、茈碧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广志》:睡莲,布叶数重,叶中如荇而大,花有五色,当夏昼开,夜缩入水底,昼复出,与梦草昼入地,夜即复出相反,广州有之。

2.《岭南杂记》:睡莲菜,花瓣外紫内白,干如钗股;心似鸡头,以水浅深为短长,日沉夜浮,必鸡鸣采之始可得,清香爽脆,消暑解醒。出高外。

3.《纲目拾遗》:子午莲,《纲目》水草部入苹,以为此即大叶之苹也。古人以为食品,祭用苹。今浙人呼为子午莲。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睡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具线状黑毛。叶丛生,浮于水面;纸质,心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cm,宽3.5-9cm,先端圆钝,基部深弯呈耳状裂片,争尖或钝圆,稍展开或几重合,全缘,上面绿色,光亮,下面带红色或暗紫色,两面皆无毛,具小点;叶柄细长,约60cm。花梗细长,共浮出水落石出面,直径3-5cm;花萼基部四棱形,萼片4,革质,宽披针形,长2-305cm,宿存;花瓣8-17,白色宽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2.5cm,排成多层;雄蕊多数,短于花瓣,花药条形,黄色;柱应具5-8条辐射线,广卵形,呈匙状。浆果球形,直径2-2.5cm,包藏于宿存花萼中,松软;种子椭圆形,长2-3cm,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池沼湖泊中。

资源分布:全国广布。

性状性状鉴别 花较大,直径4-5cm,白色。萼片4片,基部呈四方形;花瓣8-17;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柱4-8裂,柱头广孵形,呈茶匙状,作放射状排列。

化学成分根和叶含氨基酸及生物碱。

药理作用降压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 Nymphaea alba全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高血压的犬和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毒性则颇低。

性味甘;苦;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消暑;解酒;定惊。主中暑;醉酒烦渴;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1.《岭南杂记》:消暑解醒。

2.《纲目拾遗》:治小儿急慢惊风,用七朵或十四朵,煎汤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花琉璃草

    药材名称小花琉璃草来源紫草科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清

  • 粟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奴药材名称粟奴拼音Sù Nú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 crameri Koern.以冬孢子粉入药。多寄生

  • 银白杨叶

    药材名称银白杨叶拼音Yín Bái Yá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alb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高达25cm

  • 海蟹壳

    药材名称海蟹壳拼音Hǎi Xiè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三疣梭子蟹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采收和储藏:加工或食用时,拣取外壳

  • 角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茴香药材名称角茴香拼音Jiǎo Huí Xiānɡ别名山黄连来源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Chiazospermum erectu

  • 金丝梅

    药材名称金丝梅拼音Jīn Sī Méi别名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

  • 蜈蚣旗根

    《中药大辞典》:蜈蚣旗根药材名称蜈蚣旗根拼音Wú Gōnɡ Qí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岩蕨科植物耳羽岩蕨的根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茎短而直立,密

  • 孔公孽

    药材名称孔公孽拼音Kǒnɡ Gōnɡ Niè别名通石、孔公石出处孔公孽始载于《本经》,列于中品。1.《别录》云:“殷孽根也。青黄色,生梁山山谷。”陶弘景云:“凡钟乳之类,三种同一体。从石室上汁溜积久盘

  • 湖北海棠根

    药材名称湖北海棠根拼音Hú Běi Hǎi Tá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蔷微科植物湖北海棠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hupehensis (Pamp.)Rehd.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

  • 荠菜子

    《中药大辞典》:荠菜子药材名称荠菜子拼音Jì Cài Zǐ别名蒫、荠实(《尔雅》),菥蓂子(《食性本草》),蒫实(《纲目》),粽子(《东北药植志》)。出处《千金·食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