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素问·痿论》:“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证治准绳·杂病》:“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此热在肌肉,遇夜尤甚。”脾热有虚实之分,详脾实热、脾虚热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黄水芋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脉诀条。
《辨证录》卷十方。人参、白芍药、当归、杜仲、麦门冬、巴戟天各六两,白术、熟地黄、菟丝子各五两,肉桂、牛膝、柏子仁、补骨脂各三两,龙骨、锁阳各二两,蛇床子、覆盆子、淫羊藿各四两,驴鞭一具,紫河车一个,海
眼科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黄心翳。此障“四边皆白,中心一点微黄色,隐在黑珠内,映出珠外。”(《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养生著作,三国·嵇康著。景元中(206-263)被司马昭杀害。此文当在公元263年以前写成,是古代养生学著述中较早的一篇。该文存梁昭明太子《文选》中。其中有一段重要佚文未被选入,后载入《医心方》。佚文
即暴聋。出《肘后方》卷六。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久痢不止而致身体羸瘦的证候。《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三卷:“夫小儿久痢羸瘦者,由因乳食不节,脏腑风挟疳气,肠胃冷热不调,变为下痢,经久不差,则脾胃虚弱,谷气减少,气血不荣,故肌体羸瘦也。”治宜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伸掌置于两腰,掌心朝上,用力徐徐向前推出,边推边旋臂使掌根朝外,虎口朝下,两手指尖相对,似环之形,再慢慢将掌收回至两腰部。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荠菜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