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瘀血咳

瘀血咳

病证名。又称瘀血嗽瘀血咳嗽。指咳嗽之由瘀血引起者。《医学入门》卷五:“瘀血咳,则喉间常有腥气。轻者,泻白散加生地、山栀、牡丹皮麦门冬桔梗;重者,桃仁大黄、姜汁为丸服。或因打损劳役伤肺,遇风寒则咳,或见血紫黑色者,四物汤去芎加大黄、苏木为末,酒调服,利去心肺间瘀血即止,后服人参养荣汤调理。肺胀满,即痰与瘀血碍气,所以动则喘急,或左或右,眠一边不得者是,四物汤加桃仁、诃子青皮竹沥、姜汁。”参见瘀血嗽、瘀血咳嗽、损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金元四大家

    指金元时期(1115~1368年)的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等四个著名的医学家。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学派: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

  • 四时茶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冰糖草之别名,详该条。

  • 瓦花

    出《摘元方》。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 瓜瓤漏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瓜瓤漏形如出水西瓜瓤之类。”泛指疮面如西瓜瓤状,不时往出渗流脓水的漏症。

  • 三叉虎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丫苦之别名,详该条。

  • 腑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腑会太仓。”所指即中脘穴。中脘为胃之募穴,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故云腑会太仑。凡六腑之病皆可酌情针灸此穴。

  • 任脉病

    病名。指任脉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症。《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脉经》卷二:“脉来紧实细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又:“横寸口边丸丸,此为任脉

  • 春砂仁

    出《古今药物别名考》。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 紫宫

    经穴名,代号RN19。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二肋间隙。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呃逆,胸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

  • 目痒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亦作眼痒。由风、火、湿、热、血虚等,以及邪退正复,气血得行,均可引起。眼内痒涩不适,重者痒若虫行,奇痒难忍。可见于今之沙眼、睑缘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病。内治:因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