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排便时下腹部及肛门有沉重胀坠感,即所谓里急后重者,多见于痢疾及腹泻患者。《金匮要略·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下利脉沉弦者,下重。”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即子暗。详该条。
【介绍】:见吴观善条。
【介绍】:见黄序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门户,鼻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须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若风寒袭肺,则鼻塞,嗅觉不灵;肺有燥热,则鼻干
①五不男之一。指男子阳萎而影响生育者。参五不男条。②指虚劳证。以虚劳血气虚衰,心常恐怯,故俗有怯证之称。
病证名,出《圣济总录·小儿门》,为疳劳的证候。《世医得效方》:疳劳“咳喘不定,虚汗骨蒸,渴而复泄,乳食迟进。”《婴童百问·疳伤、疳劳》:“盗汗骨蒸,嗽喘枯悴。”《证治准绳》集之八:疳劳“即疳热而骨蒸,
《喉痧症治概要》方。麻黄四分,石膏四钱,浙贝母、杏仁、炙僵蚕各三钱,鲜竹叶三十片,射干八分,白莱菔汁一两,生甘草六分,连翘二钱,薄荷叶一钱,玄参一钱半。水煎服。治痧麻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痛或白腐,或
【生卒】:1901~1975【介绍】:字锡文。北京市人。幼从父世明习医,弱冠有医名。历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卫生部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等职。擅治外感时病、脾
见《食疗本草》。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