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痢疾论

痢疾论

书名。4卷。清·孔毓礼撰。刊于1752年。孔氏认为“瘟疫而外,惟痢疾最险恶,能死人于数日之间”。遂集前人有关方论,参以个人的识见经验编撰成书。书中对痢疾的辨证治疗论析颇详,全书共选收治痢方剂百余首,详其主治、方药及服用法。末附痢症诸药。

猜你喜欢

  • 水罐

    火罐放入水(放在药液中者称药罐)中煮沸应用,故名。使用时,将罐子颠倒用镊子挟出,用折迭毛巾紧扪罐口,吸去水液,趁热吸附于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表。参见水罐法条。

  • 酸咸无升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酸味收敛,咸味润下,药性均是向里、向下,如山萸肉、五味、白芍、乌梅、牡蛎、龟板、芒硝、盐等药,皆属阴而没有升的趋向。

  • 哺露

    病证名。①指小儿胃弱,无时吐出的证候。《幼科发挥》:“有胃弱者,不能受乳而变化之,无时吐出,所吐不多,此名哺露,如瓶之漏,不能容受也。”当补其脾胃,助其变化,可用六君子汤加减。②即乳的一种证型。

  • 肺痈

    病名。指肺部发生的痈疡。《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一名肺雍。多由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化热蕴肺,肺受热灼,热壅血

  • 鸠尾骨

    骨名。又名蔽心骨、、心坎骨、护心软骨。即胸骨剑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鸠尾者,即蔽心骨也。其质系脆骨,在胸骨之下岐骨之间。”

  • 冷齿

    病名。《医学入门》第七卷:“温风起而冷齿易安。”原注:“温风散……水煎服,仍含漱,治风冷齿痛。”即齿痛之由于风冷者。参见牙痛条。

  • 阴水

    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多属虚证。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医学入门·水肿》:“阴水多内因,……或肌饱劳役、房欲而见阴证。”《类证治裁·肿胀》:“因肺脾

  • 枣矾丸

    《卫生宝鉴》卷十四方。皂矾末(煅,醋淬)不拘量。为末,枣肉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治食劳黄,目黄身黄者。

  • 心宝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附子、肉桂、人参、鹿茸、麝香、洋金花、田七等。浓缩丸,每丸60毫克,每次一至二丸,一日二至八次,温开水送下。功能温阳,益气,活血。治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窦房结功能低下引起的

  • 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

    书名。1册。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编。本书以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为蓝本,除注释原文外,增加了科属、形态、产地、性味、归经、用量、禁忌、贮藏、炮制、参考等项,并附药物图。1959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