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阳小肠经之简称,详该条。
瘟疫的一种。见《丹溪心法·瘟疫》。即大头瘟、时毒、鸬鹚瘟。《医学正传·瘟疫》:“大头天行病,从颐颔肿热者,又名鸬鹚瘟。东垣有方用羌活、酒炒黄芩、酒蒸大黄加减。”亦可用芩连消毒汤等方。参见大头瘟、鸬鹚瘟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女萎之别名。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川木通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頺,《正字通》:“颓字之伪”,水下流也,此指鼻涕下流。《医学原理》卷七:“如胆移热于脑为鼻頺、鼻渊。宜以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参见鼻渊条。
出《本草图经》。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曾任翰林学士,以医药闻名,尤精于伤寒,阐发仲景之学。撰《难经注》,已佚。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角代表木运,木运平气之年,无太过与不及,称为正角。
喜饮热的汤水。属里寒证。宜温中散寒。也见于湿盛或痰湿阻滞的病证,宜燥湿理气或兼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