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独叶岩珠

独叶岩珠

药材名称独叶岩珠

拼音Dú Yè Yán Zhū

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齿瓣石豆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yllum psychoon Reichb.f.[B.levinei Schlt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蒸后晒干。

原形态齿瓣石豆兰,附生植物。假鳞茎狭圆锥形或近圆柱形,长约1cm,粗2-4mm,紧密聚生于根茎上,基部生多数须根。顶生1叶;叶片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4cm,宽5-7mm,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花草从假鳞茎基部长出,纤细,通常高出叶。总状花序缩短呈伞形,具2-6朵花;花苞片小,膜质,狭披针形,比花梗(连子房)短,先端渐尖;花白色,中萼片近椭圆形,长约3.5mm,宽l.2mm,先端骤尖而增厚,边缘具细齿;侧萼片狭卵状披针形,长约5mm,中上部增厚,向先端骤狭为尾状;花瓣靠合于萼片,卵形,长约3mm,先端急尖,边缘具流苏;唇瓣戟状披针形,长约2mm,肉质,弯曲,先端钻形,基部平截;合蕊柱短,无离生的蕊柱脚,蕊柱齿钻状。蒴果椭圆形,长6-8mm。花期4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林内树上或石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解毒消肿。主阴虚内热;热病口渴;肺热咳喘;咽喉肿痛;口腔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痈;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络石果

    药材名称络石果拼音Luò Shí Guǒ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果实。7月间采集,以未熟的果实为好。性状蓇葖果,2个并生成人字形,长圆柱状或带纺锤状,长约8~2

  • 黑石珠

    药材名称黑石珠拼音Hēi Shí Zhū别名三颗针、刺黄连、鸡脚刺、刺黄芩、刺黄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深黑小黑檗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

  • 狗核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核树药材名称狗核树别名少蕊扁担杆来源椴树科狗核树Grewia oligandra Pierr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微辛,凉。功能主治祛湿解毒。主治痢疾,脚气浮肿。外

  • 含羞草根

    《中药大辞典》:含羞草根药材名称含羞草根拼音Hán Xiū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化学成分从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碱、内酯性物质和黄

  • 山羊耳

    药材名称山羊耳拼音Shān Yánɡ ěr别名劳伤药、接骨草、大疙瘩、汝无糯鸡、山牛耳青、驳节莲树、九节风。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海南草珊瑚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andra hai

  • 黄花夹竹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夹竹桃药材名称黄花夹竹桃拼音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别名酒杯花、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大飞酸子来源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

  • 高粱火焰苞

    药材名称高粱火焰苞拼音Gāo Liɑnɡ Huǒ Yàn Bāo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幼穗感染丝黑穗菌后产生的病穗。功能主治治吐血,便血:红痢,黑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撒发

    药材名称撒发拼音Sā Fā别名保山附片、小黑牛、草乌、水乌头、山乌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nagarum Stapf[A.bullatifol

  • 瑞香

    药材名称瑞香拼音Ruì Xiānɡ别名雪冻花、雪花皮、对雪开、雪地开花、雪冬花、金腰带、铁牛皮、山棉皮、暖骨凤、红总管来源瑞香科瑞香属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以根、树

  • 胡桃枝

    《中药大辞典》:胡桃枝药材名称胡桃枝拼音Hú Táo Zhī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嫩枝。性味《贵州草药》:"性温,味甘。"功能主治治瘰疬,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