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独参汤

独参汤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独参汤

药方名称独参汤

处方人参20~30克(去芦)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补气固脱。主诸般失血与疮疡溃后,气血俱虚,面色苍白,恶寒发热,手足清冷,自汗或出冷汗,脉微细欲绝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枣子5个,同煎至150毫升,随时细细服之。令患者熟睡一觉。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医学集成》卷二:独参汤

药方名称独参汤

处方高丽参。

功能主治喉证,亢阳飞越,痰如拽锯。

用法用量浓煎,加姜汁、竹沥冲服。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辨证录》卷二:独参汤

药方名称独参汤

处方人参3两,附子3分。

功能主治久痢之后,下多亡阴,阴虚而阳暴绝,一旦昏仆,手撒眼瞪,小便自遗,汗大出不止,喉作拽锯之声。

用法用量煎汤灌之。

摘录辨证录》卷二

保婴撮要》卷十七:独参汤

药方名称独参汤

处方人参1两,生姜5片,大枣5枚。

功能主治阳气虚弱,痘疮不起发,不红活,或脓清不满,或结痂迟缓,或痘疮色白,或嫩软不固,或脓水不干,或时作痒,或畏风寒;失血或脓水出多,血气俱虚,恶寒发热,作渴烦躁。

用法用量上以水2钟,煎8分,徐徐温服,婴儿乳母亦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七

《校注妇人良方》卷三:独参汤

药方名称独参汤

处方人参2两或3-4两,炮姜5钱。

功能主治元气虚弱,恶寒发热,或作渴烦躁,痰喘气促;或气虚卒中,不语口噤;或痰涎上涌,手足逆冷;或难产,产后不省,喘息。

用法用量水煎,徐徐服。如不应,急加炮附子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医钞类编》卷十三:独参汤

药方名称独参汤

处方人参不拘多少,炒米、煨姜、红枣。

功能主治急救元阳。主大惊卒恐,气虚气脱。

用法用量浓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三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劳证十药神书》:独参汤

药方名称独参汤

别名人参

处方人参2两(去芦)。

功能主治劳证止血后,用此药补之。主大汗大下之后,及吐血、血崩、血晕诸症。

用法用量人参汤(《十药神书》周杨俊注)。

注意咳嗽去之。

各家论述陈修园:失血之后,脏阴太虚,阴虚则不能维阳,阳亦随脱,故用人参二两,任专力大,可以顷刻奏功。但人参虽有补虚之功,而咳嗽者忌之。乘此大血甫止之际,咳嗽未作,急急饮之。若得熟睡一夜,则血从心脏而生。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劳证十药神书》

《种痘新书》卷十二:独参汤

药方名称独参汤

处方白花蛇(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止痒。主痘痒塌陷。

用法用量上以人参煎汤调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骨补丸

    药方名称骨补丸处方黄狗脊骨1条(两头去两节,截为5段,取硇砂1两,研细,以浆水1升调搅,令消化作水,下脊骨,在汁中浸3宿后用炭火炙干,以汁刷之,汁尽为末),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

  • 薷苓清暑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薷苓清暑汤药方名称薷苓清暑汤处方藿香香薷云苓 广皮厚朴麦冬人参白术扁豆泽泻甘草草蔻竹茹砂仁生姜乌梅功能主治治妊娠盛夏中暑,暑热与阴寒相搏,忽然烦闷,身热多汗,或恶心呕吐。用法用

  • 沉香化痰丸

    《育婴秘诀》卷三:沉香化痰丸药方名称沉香化痰丸处方青礞石(消煅金色)3钱,枯白矾3钱,猪牙皂角(炙)3钱,南星(泡)3钱,半夏(洗)3钱,白茯苓3钱,陈皮3钱,枳壳(炒)1钱半,黄芩1钱半,沉香5分。

  • 蝉蜕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蝉蜕丸药方名称蝉蜕丸处方蝉蜕(一两) 干蝎(炒.一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一两)五味子(一两.四味用酒浸.焙干)附子(生.去皮脐.一两) 南星(炮.二两)天麻(二

  • 枫膏

    药方名称枫膏处方枫叶。制法多取浓煎汁,去滓,熬成膏。功能主治烂弦赤肿流泪。用法用量取以点眼。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

  • 补益养精方

    药方名称补益养精方处方生干地黄12分,天门冬10分(去心),干姜6分,菟丝10分(酒渍2宿,焙干别捣),石斛8分,当归6分,白术6分,甘草8分(炙),肉苁蓉7分,芍药6分,人参8分,玄参6分,麦门冬1

  • 调经济阴丸

    药方名称调经济阴丸处方生地5两,山药3两,茯苓3两,香附3两,当归3两,白芍3两,山萸肉2两,泽泻2两,杜仲2两,地骨皮2两,丹皮2两,青蒿1两3钱,蕲艾茸1两3钱,川芎1两3钱,知母1两3钱,黄柏1

  • 柴胡秦艽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柴胡秦艽汤药方名称柴胡秦艽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1两,常山1两,贝母(去心)1两,甘草(微炙)1两,乌梅肉(焙干)1两,山栀子仁1两,豉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

  • 神功圆

    药方名称神功圆处方大麻仁(别捣如膏)、人参,各二两;诃黎勒皮、大黄(绵纹者.面裹.煨),各四两。炮制上为细末,入麻仁捣研匀,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三焦气壅,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腰腿

  • 橘皮甘草汤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三:橘皮甘草汤药方名称橘皮甘草汤处方甘草1两,升麻半两,生姜3两,橘皮2两。功能主治伤寒呕哕不止,病源伏热在胃,令人胸满则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气虚,亦可致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