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焮麻

焮麻

药材名称焮麻

拼音Xìn Má

别名钱麻、红活麻、蝎麻、大荨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滇藏荨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tica mairei Levl.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粗约5mm,密生或疏生刺毛和短柔毛,少分枝。单叶对生;叶柄长3-8cm,疏生或密生刺毛和短柔毛;托叶每节2枚,合生,草质,褐色,长圆形或宽卵状长圆形,长10-15mm,先端钝,被微柔毛;叶片宽卵形,稀近心形或三角状卵形,长6-14cm,宽5-11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缺刻状的重牙齿或具多数有规则的小裂片,裂片近三角形,边缘有数枚细小牙齿,上面疏被刺毛和糙毛,下面疏生或密被刺毛和短柔毛或短粗毛,钟乳体点状;基出脉常5条,其上部1对伸达中部边缘。雌雄同株;雄花序生下部叶腋,雌花序生上部叶腋;花序圆锥状,展开,长过叶柄。雄花几乎无梗,退化雌蕊碟状,有柄;雌花近无梗。瘦果长圆状圆形,稍扁,长约1mm,有不明显的细疣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苦;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劳伤疼痛;疝痛;小儿惊风;吐乳;妇女产后体虚;水肿;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花岩黄芪

    药材名称红花岩黄芪拼音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英文名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别名红黄芪、黄芪。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

  • 地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柏枝药材名称地柏枝拼音Dì Bǎi Zhī别名岩柏草、岩柏枝、石柏、岩柏、山扁担、红鸡草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 蚂蚁

    药材名称蚂蚁拼音Má Yǐ别名蚁、玄驹、昆蜉、马蚁来源药材基源:为蚁科动物丝光褐林蚁及拟黑多翅蚁等多种无毒蚂蚁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Formica fusca Linnaeus2.Polyr

  • 棉籽

    药材名称棉籽拼音Mián Zǐ来源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树棉(中国棉)G. arboreum L.及陆地棉(高地棉)G. hirsutum L.的种

  • 鹧鸪菜

    《中药大辞典》:鹧鸪菜药材名称鹧鸪菜拼音Zhè Gū Cài别名蛔虫菜、乌菜、石疤(《中国经济海藻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4~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

  • 大一面锣

    《中药大辞典》:大一面锣药材名称大一面锣拼音Dà Yī Miàn Luó别名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

  • 赛莨菪

    药材名称赛莨菪拼音Sài Lànɡ Dànɡ别名山烟、唐古特山莨菪(《西藏常用中草药》)。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赛莨菪的根。9~11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 毛叶兔耳风

    药材名称毛叶兔耳风拼音Máo Yè Tù ěr Fē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被金黄色硬毛,有黄色的

  • 杨梅核仁

    《中药大辞典》:杨梅核仁药材名称杨梅核仁拼音Yánɡ Méi Hé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 补血薯

    药材名称补血薯拼音Bǔ Xuè Shǔ别名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七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