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元亨疗马集条。
出《经效产宝》。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
鼻尖两旁之圆形隆起部。见鼻条。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患者立于桌前,助手立于桌上从高处握患者两手臂将患者提起,使患者悬空双脚离地,医者在患处按压整复,给予固定。本法与脊椎悬吊复位法近似。
见上廉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急效验方》三卷,已佚。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川芎、羌活、旋覆花、防风各二两,甘草、苍术、楮实、楮叶各一两,菊花、枳实、蝉蜕、木贼各二钱半。为末,每服二钱,茶水调下。治暴赤眼。②见《医学纲目》卷十三。即龙胆饮子,见该
【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四川人。曾在上海国医学院任教,主张吸收西医之长处以改进中医,著有《伤寒质难》。
病名。系指因风热外侵,或真阴亏竭,相火薰灼咽喉所致的口内糜烂成疮。《重楼玉钥》卷上:“初起生咽喉间,或红黄色如粟形者,日久满喉成疮及满口生者,渐变紫黑不能吞咽”。此症有虚实之别,凡属风热者,症见发热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