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炒无名异、炒木耳、大黄各五钱。为细末,蜜水调涂患处。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
古诊法。详十度条。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详见广惠司条。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和赵大中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指略高出体表的小骨节,如指掌关节。《灵枢·邪客》:“人有小节。”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十问之一。问耳主要了解有无耳鸣、耳聋、耳痛、重听等变化。凡突然耳鸣声大,按之鸣声更大的属实,多因少阳经风火上冲所致;逐渐耳鸣、声响较细,按之减轻或停止的属虚,多因肝肾不足所致。初病突然耳聋多实,可因少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夹荧疽。由肝经火毒郁怒结聚而成。生于两胁肋骨间,初起肿块如梅李,渐大如碗,色紫暗或焮红,肿痛连及肩肘,脓溃稠粘者顺,溃出清水者逆。相当于肋骨结核、肋骨骨髓炎等。治宜清热解
即工尾势。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