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胡满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新本草纲目》。为乌梢蛇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苍耳子之简称,详该条。
证名。指鼻孔色黑如涂烟煤的症象。《世补斋医书后集·广温热论》:“温证鼻如烟煤者,邪热燥热也。”可见于温病、温毒、疫痢等证。
即泻肝。详该条。
【介绍】:参见邵三山条。
蒙药书。伊舍巴勒珠尔著于十八世纪。全书用藏、梵文对照编写。按石类、珍宝类、草药类对801种药物进行分类,并说明每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能。对“三子”、“四凉”等药物作了解释。现存木刻本。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胁痛。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红孩儿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