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河南中药手册》。为露蜂房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中药》。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半身不遂,详该条。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淡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即腰柱。见该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小儿百日内以及二、三岁皆有发者。发时满口白膜、黄膜,涎盛面黄,牙内有白点。”多由胎毒未清,痰热上冲所致。治宜清余毒、泻痰热。可选用导赤散、泻心汤、黄连温胆汤等加减。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清代作品,撰人与撰年均不详。2卷。现有两种版本,其一刊于1860年,名《经验喉科紫珍集》,又名《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原题燕山窦氏原本,朱翔宇嗣辑。其二刊于1874年,名《喉症全科紫珍集》,
①高、隆起。《素问·离合真邪论》:“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②并陇。《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