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营泄热
详清营条。
详清营条。
【生卒】:十六世纪上半叶【介绍】:明代医家。字子容,履贯未详。认为奉养亲人,不可不知医学,遂将从师友处所见闻的医学方论,以及自己从诸史百家著述中看到的材料,抄录汇集成《续医说》、《脉证方要》等书。
病名。系指肛管齿线以下深及全层的皮肤破裂。多因血热肠燥,大便干结,便时肛门猛力扩张而发生的撕裂。症见大便秘结,便时及便后肛门灼痛,便后少量出血。裂口多在肛门前、后正中线上,为棱形溃疡,初期色泽红软边齐
出《本草纲目》。即天钓。详该条。
病名。出《活幼心书》卷二。为跌扑损伤皮肤,外风侵袭,伤痕随时发肿,疼痛的证候。治宜活血疏风为法。
见《妇科玉尺》卷五。即香附散第一方,见香附散条。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与赵素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介绍】:西汉时期医生。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
《症因脉治》卷一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防风、荆芥、甘草、川芎。水煎服。治风寒眩晕,邪在太阳,脉浮紧者。
古病名。出《灵枢·经脉》。胗,“唇疡也”(《说文解字》)。详唇疮条。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小儿疳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