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活血散

活血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蝙蝠(炙干)1枚当归(切、焙)骨碎补(去毛)桂(去粗皮)补骨脂(微炒)各15克大黄(锉,炒)60克

制法上药六味,研细过筛。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损伤瘀血在内,攻注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薄荷醋汤送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绿豆粉不拘多少(新铁锅内慢火炒令真紫色)

制法上药用新汲水或热酒和热醋调令成膏。

功能主治治跌仆损伤手足。

用法用量厚敷损伤处,以牛皮纸覆盖,再将杉木皮1~3片,扎缚固定。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乳香15克没药15克血竭(生)15克 贝母9克.羌活15克 南木香6克厚朴9克川乌(制)3克草乌(制)3克白芷(生)24克麝香1.5克紫荆皮(生)24克 生香附15克 炒小茴9克 甲珠15克 煅自然铜15克独活15克 川断15克虎骨15克川芎15克木瓜15克 上安桂(去皮)9克当归(酒洗)24克

制法上药二十三味,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或久伤不愈。

用法用量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般扭、挫伤用6~15克,可视伤处大小酌量用。

注意上焦有热,出现口干舌燥者忌用。

摘录《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杨氏家藏方》卷一: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别名小活血散

处方白花蛇5两(头紧细者),草乌头10两,川乌头5两,防风2两半。

制法上4味,同煮香熟为度,滤出,先去防风不用;次将白花蛇(去皮骨)炙干;次将草乌头(去皮脐,焙)取5两;又次将川乌头(去皮脐)取2两半外,别入草乌头(生,去尖)5两,又入川乌(生,去皮脐)2两半,一处为细末;再入血竭1两(别研),麝香半钱(别研),和匀。

功能主治大风疾,诸风,浑身顽麻搔痒成疮。

用法用量临服药时,先于食后将真大风油1钱并麝香少许,用清茶或酒调服;续将活血散每服1字,浓煎贯众汤点茶清调下。更量疾势加减服。

注意切忌鸡肉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一

医学入门》卷八: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别名血竭活血散

处方赤芍5钱,归尾5钱,红花5钱,紫草5钱,木香2钱,血竭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色淡白,或热极血焦不红活。

用法用量血竭活血散(《痘疹仁端录》卷十四)。《赤水玄珠》有川芎

各家论述1.《痘学真传》:当归赤芍血竭红花皆行血之品,紫草凉解郁毒,木香川芎流走气血。

2.《成方切用》:气贵利而不贵滞,血贵活而不贵凝。木香川芎调其气滞,赤芍、归尾、紫草红花血竭理其血凝。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葶苈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软坚。主恶疮死肉肿硬。

用法用量用好油调匀,扫死肉上。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施圆端效方》

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黄耆2两,当归2两,川芎2两,白芷2两,续断2两,鹿茸2两,黄芩2两,细辛2两,干姜2两,附子2两,芍药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枪伤,腹裂肠出者。

用法用量先饮酒,次服药5钱匕,日3服。

摘录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活幼心书》卷下: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当归(酒洗)半两,生干地黄(酒洗)半两,川芎半两,红花半两,赤芍药半两,苏木半两,甘草3钱。

功能主治破血伤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活人书》卷二十一: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别名小活血散、止痛活血散

处方白芍药1钱。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疹子或出不快;痘疹血虚血热,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腹痛。

用法用量小活血散(《医学入门》卷八)、止痛活血散(《医方考》卷六)。

摘录《活人书》卷二十一

《产乳备要》: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当归4两,川芎4两,白芍药4两,柴胡4两,肉桂(去粗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冲任气虚,经事不调,或多或少,或前或后。

用法用量方中柴胡,《御药院方》卷十作“延胡”。

摘录《产乳备要》

卫济宝书》卷下: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金星草5叶,川芎1分,羌活1分,人参半两,甘草2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痈疡脓出不快,肢体闷痛,寒热无时,口苦舌干,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调下,1日3次,如大肿赤疼痛,用麦冬5钱捣烂热调令清,以鹅毛刷在痛肿瘢上。

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外科启玄》卷十二: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别名茜根活血汤

处方白芍药1两,茜根5钱(酒洗)。

功能主治痘根窠红散而不附者。

用法用量茜根活血汤(《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症因脉治》卷四: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苍术黄柏秦艽木瓜

功能主治内伤霍乱转筋。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痘疹传心录》卷十八: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当归红花桃仁甘草柴胡大黄、生地、蒲黄

功能主治扑堕伤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别名芎归汤

处方当归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痘疮出得稠密,血弱,色不润泽而干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红花汤调下。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明医杂着》卷六: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白芍药1两(酒炒),紫草茸1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疹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匙,糯米汤调下。

摘录明医杂着》卷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别名如圣散

处方赤芍药。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疮疹已出不快。

用法用量如圣散(《普济方》卷四○三)。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得效》卷十八:活血散

药方名称活血散

处方绿豆粉。

制法于新铁铫内炒令真紫色,新汲水调令成稠膏。

功能主治打扑伤损手足。

用法用量厚敷损处,须数遍贴满,以纸花将杉木皮1片缚定。

摘录《得效》卷十八

猜你喜欢

  • 理郁升陷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郁升陷汤药方名称理郁升陷汤处方生黄耆18克知母9克当归身9克桂枝尖4.5克柴胡4.5克乳香(不去油)9克没药(不去油)9克功能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用

  • 川芎和解散

    药方名称川芎和解散处方净苍术(去皮,锉碎,炒黄)4两,藁本(去芦)1两5钱(若无,以芎代之),甘草(炒)5钱,防风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表中风寒,头疼痛,身倦,壮热恶寒,老幼一切表证。用法用量每

  • 苁蓉丸

    《养老奉亲书》:苁蓉丸药方名称苁蓉丸处方苁蓉120克 巴戟60克菊花60克枸杞子6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肝肾,明目。主老年肝肾亏虚,视力减退者。用法用量每服用盐汤送下20丸

  • 茧黄散

    药方名称茧黄散处方茧黄、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肠风,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米饮送下,日3次。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九引《圣

  • 回鹘五神散

    药方名称回鹘五神散处方芫花独根(以水净洗)、木香、青木香、商陆(白者,洗净)、乌臼根(取黄土内1寸深,用皮)各等分。制法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十种水气臌胀。用法用量每服2钱,如人弱服1钱半,临卧腊酒调下。

  • 护唇汤

    药方名称护唇汤别名护吻散处方地丁1两,麦冬1两,玄参1两,夏枯草1两,甘草3钱。功能主治泻火毒。主脾胃火毒所致之唇疔。用法用量护吻散(《洞天奥旨》卷五)。摘录《青囊秘诀》卷上

  • 大岩蜜丸

    药方名称大岩蜜丸处方防风、灵脂、延胡、生地、当归、甘草、赤芍、益母草、川芎、干姜、乌药、白芷、蒲黄、陈皮、细辛、吴茱萸。功能主治温经散寒。主产后心痛,因虚寒血凝上冲于心之包络。各家论述产后虚寒血凝,故

  • 十灰散

    出《修月鲁股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十灰散药方名称十灰散处方大蓟小蓟柏叶荷叶茅根 茜根大黄山栀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用法用量上药

  • 金腺膏

    药方名称金腺膏处方黄丹2两(用银铫内炒紫色为度,倾在净地上令冷),朴消半两(研),白沙蜜4两(与炒了黄丹一处于银石器内熬熟一倾,放冷,用新绵子用两重滤去汁,其滓再熬成膏,用净瓶内盛)。功能主治风毒气赤

  • 花丁散

    药方名称花丁散处方紫花地丁1两,蝉蜕1两,贯众1两,丁香2钱,乳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疔疮毒气入腹,昏闷不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下。摘录方出《准绳·疡医》卷二,名见《洞天奥旨》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