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洪氏集验方

洪氏集验方

  • 洪氏集验方

    重刊宋本洪氏集验方序重刊宋本洪氏集验方后叙卷第一治痢肉豆蔻散祛疟散大交泰丹混元胎丹还少丹琼玉膏一粒金丹神妙六逸丸铁瓮申先生交感丹降气汤牙药卷第二(痈疽)化毒排脓内补散神授痈疽灵方治乳痈发背,诸般疮毒灵

  • 洪氏集验方

    方书名。宋·洪遵撰。5卷。刊于1170年。本书汇集作者本人多年试用或传闻的验方共167首,内容以临床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灸法为主。但未分类编次,又无标题。对于病证和治法,缺乏必要的阐述。建国后有《宋人

猜你喜欢

  • 针刺感应

    简称针感,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不同针感的出现,和患者的体质、病种、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

  • 油捻灸

    灸法的一种。以纸捻沾香油点燃烧灼穴位或病变局部的方法。《世医得效方》:“近时多有头额及胸前两边有小红点于皮肤者,却用纸捻成条或大灯草微蘸香油于香油灯上点燃,于红点上焌爆者。”

  • 焦循

    【生卒】:1763~1820【介绍】:清学者。字理堂(或作里堂),晚号里堂老人。甘泉(今江苏江都)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博学,尤长于易、算,亦通医理。尝游吴越燕齐,常与人论医。辑有《吴氏本草

  • 刺要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论述针刺的重要规律和法则,故名。内容强调针刺首要明确疾病的浅深表里,然后作出处理,否则效果不良。

  • 阳强不密

    指阳气亢盛而不能固密。《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盖阳气过亢,又失其固守之位,则在内的阴分自受损耗,且蒸迫而使其外泄,致真阴亏损。说明阴阳的主要关键,在乎阳气的固密而护卫于外。

  • 饮食内伤痢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

  • 汤罐头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厥疟

    病证名。指疟疾而见四肢厥冷者。《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厥疟总由气血亏虚,调理失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发热不去,过伤于暖;或因热而单衣露体,虽过时犹然,至又感寒,遂成厥疟。治当分别寒热,不得混施

  • 小儿阳厥

    即小儿热厥,详小儿厥证、小儿热厥条。

  • 蛇蜥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